首页印务专访》正文
陈义时:雕版吟古今 拳刀传精神
2015-12-21 09:20:22  来源: 扬州网

陈义时手握拳刀60余年。

陈义时手握拳刀60余年。

陈义时在指导学生。

陈义时在指导学生。

版样上每个笔画,都要精心雕刻。

版样上每个笔画,都要精心雕刻。

陈义时在雕刻《运河吟》。

陈义时在雕刻《运河吟》。

人物名片

陈义时,出身于雕版世家,14岁起随父学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品《四明丛书》、活字本《唐诗三百首》、图谱《弥勒佛》、《北平笺谱》、《里堂道听录》、《绿杨笺谱》、《运河吟》等。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之一,是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2006年,扬州的“雕版印刷技艺”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以扬州为代表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陈义时,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手握拳刀60余年,精雕细琢、传承推广,见证了扬州雕版再现辉煌。

传承中创新的传统技艺  扬州雕版印刷源远流长  刊刻《全唐诗》达到巅峰

雕版印刷术是一种具有突出价值且民族特征鲜明、传统技艺高度集中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凝聚着中国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多种优秀的传统工艺,是世界现代印刷术的最古老的技术源头,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雕版印刷术为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提供了最便捷的条件。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即造纸术和印刷术与它直接相关,这在中国其他传统工艺中是罕见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剪纸、漆器、评话等一般都有南北之分,有一定的区域特征。但雕版印刷术则是唯一一个没有区域限制影响遍布全国的文化形态,它的影响远播海外。作为一种民族遗产,它不仅是扬州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

可以说,作为世界级的非遗,雕版印刷是扬州文化最重量级的组成部分,即使从雕版工艺本身而言——精心精细、厚重大气,无不是扬州这座城市气质的投影折射。

扬州的雕版印刷发展至清代达到顶峰,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曹寅奉旨在扬州天宁寺组建扬州诗局,刊刻《全唐诗》,从校补、缮写到雕版、印刷、装帧,无不精益求精,“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这是扬州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一次图书刊刻活动,也是历史给扬州雕版印刷提供了史无前例的舞台。

像刊刻《全唐诗》这样的浩大工程,被称为“官刻”,从各地征集优秀匠人集中刻印图书。匠工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扬州,在一起相互交流技艺,对扬州雕版印刷术的提高和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而流传面更广的,是坊刻和家刻。坊刻是由坊主聘请雕版印刷艺人,集中于书坊内刻印图书,其选题与刻印种类都与坊主的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有着密切关系,长此以往,便逐步形成某个书坊独特的刻印风格或在某个地区形成坊刻的流派。如民国中期,扬州的陈恒和父子创办了“陈恒和书林”,从事刻版修版校印古籍,他们悉心搜集乡邦文献遗稿,辑刊《扬州丛刊》,被誉为扬州坊刻后起之秀。

清代扬州所刻书,家刻本占了大多数,令人赞美的精品也最多。经济富庶,文人大家辈出,是扬州家刻图书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其中,以雍正、乾隆间马曰琯、马曰璐兄弟最为有名,他们的刻本时称“马版”。而“集著作家、藏书家、校勘家”于一身的刻书家刻本,是扬州家刻的主流。曹寅在奉旨刊刻《全唐诗》等内府书籍的同时,又选刻家藏图书及自撰诗、词、文、传奇著作共二百八十二卷。此外扬州文人还有“写刻”,如石涛刻印所著的《画谱》,就亲自手书上板付刻。

——书香扬州的传统,与雕版传承的文脉息息相关。

楠木版片上雕《运河吟》  创新技法,献礼城庆

雕版的蓬勃发展,也催生了一大批精于此道的雕版艺人。

陈义时家在杭集陈庄,就是著名的雕版印刷之乡。

清代以来这一带涌现了大批雕版艺人,以陈开良、陈正春、陈礼环、陈开华、王义龙、刘文浩、陈兴荣等为代表的“杭集扬帮”,写工、刻工、印工、装订工齐全,世代相承。陈开良去世后,其子陈正春继为 “扬帮”领头人。陈正春,就是陈义时的父亲。

陈义时退休之后,又搬回杭集陈庄老屋工作居住——这里是他的根。

工作室内,一张两米长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设计草图,旁边的地上摆放着多个雕刻好的版样。尽管退休多年,但他每天的工作量却丝毫不减。

从事雕版事业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晚年的陈义时老当益壮,不断创新。一聊到雕版,最近让他颇为开心的事情就是完成了最大雕版《运河吟》的雕刻。他带记者来到书房,第一批印好的《运河吟》版样刚刚送来,展开这幅巨大的作品,一条运河浩浩荡荡在扬州古城之中穿行而过,串联起20多处运河景点。远处,是葱郁盎然的七河八岛、雄伟壮观的润扬大桥,近处,是佛法庄严的文峰塔和文气斐然的吴道台宅第。

2015年6月3日,雕版《运河吟》面世,这块长2.5米、宽0.6米的雕版作品,堪称“史上最大”,是向扬州2500周年城庆献礼之作。

“据我所知,这是扬州雕版史上,最大的一块单版雕版作品,特别是上面的画面,肯定是迄今为止最大篇幅的。”陈义时说,一般我们都知道,雕版所用材料主要是梨木,梨木的特点是纹路细腻,木质软硬度适中,宜于雕刻。但是梨木唯一的不足就是比较窄小,为了充分展示《运河吟》的气势,陈义时还拿出了珍藏多年的一块楠木版片,长2.5米,宽0.6米。“楠木的纹路比较粗,木质软硬度较差,给雕刻增添了不少难度。”

陈义时介绍,这块单版雕版作品的画面是采用阳刻的方式。因为画面太大,所以在雕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将来印刷时的效果。为此,陈义时在雕刻的时候,将没有图案的空白处雕刻得略深一些,而图案和文字则浅一些。“这样印刷出来的图案,不会落脏,画面很清晰。”

艰难繁苦的雕版磨炼  代代相传雕版印刷技艺  14岁跟随父亲艰苦学艺

早在清光绪年间,陈义时的爷爷陈开良就开办了杭集镇最大规模的雕版印刷作坊,父亲陈正春接过衣钵后更是凭借精湛的刻字技艺成为远近闻名的雕版师,接刻了《四明丛书》《扬州丛刻》《暖红室》等古籍。“刻字坊里光娴熟工匠就有30多位,写样、刻版、印刷、装订,各司其职。”在陈义时的记忆中,当年的雕版印刷生意很红火。“不少客人慕名专程从上海、浙江,甚至东北赶到杭集来看版订货。”

“如果不是日本人来了,整个国家都乱了,雕版行业或许不会那么快就没落下来。”陈义时感慨道。更重要的是,受到现代印刷技术的冲击,传统的雕版印刷业开始逐渐萎缩,陈家的刻字坊很快就开不下去了。“当时的南京金陵刻经处还在刻经,便把我父亲和杭集一帮人请了过去。直到1954年破除迷信,金陵刻经处也不准做了,我父亲才从南京回到扬州老家种地。”金陵刻经处关闭后,做雕版的人就更少了,全国统共也就二三十人。

“1961年,扬州古旧书店重刻《扬州丛刻》,因为有些版子缺页,便请我父亲去做雕版修补工作,后来又在高旻寺成立了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而年仅14岁的陈义时就是在这里开始了跟随父亲学艺的艰苦时光,成为刻印社里最小的学徒。

秉承父命重回刻印社  夙兴夜寐钻研雕版技艺

1978年,广陵古籍刻印社重新恢复,陈正春被请回刻印社,但经过十年浩劫,刻印社的很多老人都已经不在了。陈义时则趁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开办了自己的雕花加工厂,经济效益远远超过父亲在刻印社的54块钱工资。

回到刻印社后仅仅两年,年近八旬的父亲走到了生命尽头,弥留之际殷殷嘱咐陈义时“一定要把祖传的雕版绝技传下去”。而当时的刻印社乃至整个扬州,仅剩三人还会雕版技术,很多雕版技术难题除了陈义时其他人没办法解决。1982年,秉承父命的陈义时回到了广陵古籍刻印社,3年后,经扬州市人大特批解决了他的户口和编制问题。此后几十年间,经陈义时和同事们的巧手刻补,《礼记正义校勘记》《欠伸稿》《里堂道听录》等一大批历史古籍文献得到抢救性保护,濒临失传的饾版印刷技术得到恢复,传统古籍雕版印刷的全套工艺在扬州一脉流传下来。

在陈义时看来,学习雕版印刷没有捷径和诀窍,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清苦。“在高旻寺的五年,在父亲的督促下,我打下了扎实的雕刻功底,为日后继承雕版技艺奠定了基础。”陈义时说。

“当时学艺任务很重,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直刻到夜里十点来钟眼睛发糊了才能睡觉。”从刻木丝、刻废样,到刻笔画、刻宋字,小小年纪的陈义时很快掌握了雕版刻字的基本技能,能独立承担任务。

发扬光大的扬州绝技  雕版技艺细密精深  慢功夫中蕴藏灵气

提起雕版刻字的技艺,陈义时滔滔不绝。“雕版一般要经过写样、上浆、发刀、挑刀、修边等多道工序。”雕版刻字刀具有数十种,但常用的是一把拳刀,寓一拳相握之意。雕版所用材料主要是梨木,梨木的特点是纹路细腻,木质软硬度适中,宜于雕刻,经过加工处理后,一般不会开裂也不会虫蛀。

写样为雕版的第二道工序,“写样的字看上去千篇一律,细究却有无穷变化。以最常用的宋体为例,正方形的‘老宋’、略长的‘仿宋’、更长的‘长宋’都不一样。哪怕是一个点,也有站点、睡点、瓜子点之分,可以说失之毫厘,就差之千里。”将经过校对的写样,细心反贴在木版上,待干燥后手工打磨至透明,字和线条便透过纸背渐渐显露出来。如果再上一层油,整个版面就清晰地显露在眼前,第三步上样便完成了。

接下来开始刻版,陈义时坐在书桌前,身体微微前倾,右手半握拳握紧刻刀,左手四指并拢固定版面,大拇指推行。“我们雕版行内将刻刀称为拳刀,握刀如握拳,手上功夫就全在这一把拳刀上了。”在陈义时看来,刻字并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要懂笔意,知章法。在陈义时的经验里,古体“郁”字中方框包涵四点的笔画最为难刻,稍不留意就容易刻废。

如果是雕刻图画,难度则更大。“雕版是个精深的技艺,不深入进去你简直看不出它的精妙。比如刻图,刻一个人物的眼神,木纹是横丝,你要把这块挑出来,变竖丝重新填入,这样印刷出来的效果是这个眼眸特别黑,特别传神。”

如此细密的功夫,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根据字体和大小的不同,陈义时一天能刻几十字到100多字不等,刻图则要耗费更长时间。纵然费时、费力、费心,但在陈义时看来,口传心授的手上慢功夫中蕴藏的灵气,正是雕版的精妙之所在。

刻刀下众多古籍重现生机  经典作品广获青睐

一盏台灯、一桌一椅、一块版、一把刻刀、一枚铲凿,几样简单的工具陪伴了陈义时一生,即使困难重重,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正是因了这份坚持,许多古籍重现生机。

从事雕版技艺几十年,陈义时雕刻的作品不计其数,较有代表性的有《四明丛书》、活字本《唐诗三百首》、图谱《弥勒佛》、《北平笺谱》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里堂道听录》,该书为清乾嘉时期扬州学派的杰出代表焦循撰写,线装4函40册,全书所辑为各家著述精要及人物事迹、掌故秘闻等,手稿藏于国家图书馆。上世纪80年代初,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从北京翻拍回原稿,以传统的雕版工艺制作,陈义时耗时20年雕刻成这部巨著,该成果和《唐诗三百首》获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礼记正义校勘记》获全国古籍优秀图书特等奖,《十一面观音》《释迦如来》等作品被各级博物馆收藏。另外,他耗时十余年刻就的《绿杨笺谱》,堪称继《北平笺谱》后的又一饾版精品。

倾情倾力的非遗传承  开门收徒遍及全国  传播扬州雕版技艺

陈义时一生都和雕版打交道。在刀刻的一笔一画中,他感受到了中国文字艺术的无穷魅力。尽管现代印刷技术突飞猛进,但雕版印刷这一古老的印刷术,是一笔必须传承下去的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当他捧着梨木版和历经百年墨迹发亮的古书时,更觉得肩上沉甸甸的。

陈义时说,有人也曾经想尝试用文字记载的方式将雕版印刷的工艺记录下来,但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一些过于专业的术语即使描写得再详细,可对于行业外人士来说,仍然不知其意。他举例说,比如“心”这个字,上面的三个点从左到右分别叫腰子点、瓜子点和兔眼点——可是这腰子点、瓜子点、兔眼点到底是啥形状,刀法有什么区别,却不甚明了,必须依靠师傅手把手指教。这也正好说明中国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特点,主要是仰仗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技艺。

为了让雕版这门技艺传承下去,陈义时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古训,将雕版技艺传给了女儿陈美琪。“我女儿上学时,成绩非常优秀,就因为我的收入太少,连70块钱的借读费都交不起,初中毕业只能辍学,跟着她哥哥一起进了玉器厂工作。”耐不住父亲的软磨硬泡,女儿陈美琪便成为陈家雕版印刷第四代传人。

2009年,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慕名而来拜师学艺的人又多了起来。到今天,陈义时带出来的徒弟已经几乎遍布全国,江苏、江西、山西、山东、北京、上海的都有。

“师带徒”是陈义时当下传承技艺的模式,在他的呼吁和努力下,2005年7月12日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应运而生。“我们会借助更多老雕版艺人的力量,通过师带徒和办学的方式扩大招生规模,让这门技艺最大程度地传播开。作为传承人,我必将倾其所有,绝不保留。”

成立雕版传承工作室  不少学生学艺已七八年

陈义时家二楼的一个工作室,门口挂着“扬州市东方雕版印刷文化传承保护中心”的牌子。推门而进,几位年轻人正在娴熟地工作着,陈义时告诉记者,这几位都是自己的学生,有的长达七八年,短的也有两年时间了。

只见学生们在一定厚度的平滑木板上伏案,先用薄而透明的稿纸抄写书稿,再将稿纸的正面与木板相贴,沿着上面字体的边缘,用刻刀将字迹之外的部分剔除。雕版成品上的字体都是反体阳文,笔划清晰工整。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之后,就可以开始印刷了。

今年27岁的顾孝慈是南京人,已经跟着陈义时有八年时间。“师傅是我这辈子最钦佩的人,他时常告诉我要学就学好,不要半途而废,不管做什么,只要想做就要做到最好。”

“这样的老茧,年轻时要厚很多”,伸出一双古褐色的手,陈义时微微眯着眼,看着右手大拇指上的茧子说。右手攥刀、左手推行,从14岁拿起雕版专用的拳刀到现在,这位68岁老人已和雕版印刷技艺结缘半个多世纪了。陈义时表示,现在自己最挂念的就是“是否还有年轻人能为这门技艺磨出几十年的老茧”。

访谈

陈义时认为,雕版印刷早已不是单纯的生产技术,蕴涵更多的是文化艺术价值

雕版凝聚着扬州深厚文化积淀

记者:您怎么看待传统的雕版印刷行业?是不是受现代印刷技术冲击很大?

陈义时:工业化的活字印刷,到现今的激光照排技术对传统的雕版印刷术冲击巨大,这是历史的必然,新型的技术终将取代落后的技术,高效的生产方式也将取代低效的生产方式。但是,必须认识到一点,雕版印刷术在当今已经不能再单纯地将它视为生产技术,它包含更多的是文化和艺术的价值。

正如无论电脑字体如何规范、标准,总不能取代书法家的作品。雕版印刷同样如此,它所蕴含的文气、所传承的文脉,是现代印刷技术无法比肩的。它的确效率不高,以我的技艺,单刀每日也只能刻250字,双刀还要减半。但每一刀都充满了变化和情感,每一根线条,每一个笔画都凝聚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一点,是现代印刷技术无法做到的。

记者:这几年雕版印刷业的总体状况如何?

陈义时:近年来,雕版印刷的形势还是在不断好转的。2009年,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慕名而来拜师学艺的人又多了起来。到今天,我带出来的徒弟已经几乎遍布全国,江苏、江西、山西、山东、北京、上海的都有,不少都是开车来学习雕刻的。

现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明确的保护措施,也给了很优惠的政策,从全国来看,好多城市都有雕版印刷行业。此外,好多院校开设了雕版印刷专业,我也经常到学校里去跟学生们交流,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记者:您为何“退而不休”,一直坚持创作雕版、教传技艺?

陈义时:雕版印刷这项技术是从祖辈传下来的,我看到了他们用一生来守住这门绝技,不能到我这里失传,“一定要把祖传的雕版绝技传下去”,这是父亲弥留之际嘱咐过我的,这句话成为我的人生信条和使命。

当然,我从来没有觉得辛苦,相反是很幸福,这份宁静从容是一种现代人所享受不到的幸福。我更不会觉得寂寞,因为每时每刻,我都在跟古人交流,精神上特别充实。每一本古籍在我眼里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的,这些古代圣贤的经典书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上面都是古人的谆谆教导和积累的各种知识,是那么亲切而熟悉。

记者:从您的角度来看,培养出一位雕版印刷大师需要多久?

陈义时:这个不是很好说,因为每个人的天分和勤奋不一样。很多人可能只学某一种技术,停留在做工的阶段。我带过几十个学生,真正坚持下来的只几个人。学雕版时间非常慢,需要悟性,耐心和真正的热爱。

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真的想要学好这门手艺,就要把它学好,不能半途而废。

记者:请您谈谈雕版印刷复兴的关键在哪里?

陈义时:东亚文化圈,包括日本、韩国在内,都开始高度重视纯手工的传统雕版技艺,甚至也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希望与中国竞争,可见其价值之高。这也是为什么雕版印刷的线装书价格是普通印刷书的数百倍,甚至数千倍的原因所在。

我认为要复兴雕版印刷技术,创新发展是一条思路。这些年,我们已经对雕版的刀具材质进行了改良,对技法也进行了改革,下一步就是要在作品上下点功夫,毕竟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部部作品,要让更多人了解它们的价值。

我们现在要做到的,就是让这门传统技艺要好好传承下去,让有志于此的年轻人,能掌握到核心技艺。如今,线装古籍的文化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国有民营企业纷纷进入发掘这一块市场,蛋糕也越做越大,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高,认识越来越深,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认为,凝聚着深厚文化积淀的雕版印刷,也会随之再度崛起。

责任编辑: 海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