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印务文化》正文
守护母语,创造性转化优秀文化传统
2017-06-30 08:31:29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中华民族及其民族认同感曾较为牢固地建立在乡情之上。这与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方式有关。

从最基本的经济基础看,中华民族是农耕民族。故而,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男耕女织”“自力更生”。由此,相对稳定、自足的“桃花源”式的小农经济被绝大多数人当作理想境界。正因为如此,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么依恋故乡和土地。再反观我们的文学,最撩人心弦、动人心魄的莫过于思乡之作。如是,从《诗经》开始,乡思乡愁连绵数千年而不绝,其精美程度无与伦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等等,以至于“落叶归根”成了我们先人的终极追求。

当然,我们的传统不仅于此,重要的经史子集和儒释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这里既有六经注我,也有我注六经;既有入乎其内,也有出乎其外。三言两语断不能涵括。但它们的共同载体却只有一个:中文。

正因为如此,当有人问及前辈钱锺书先生为何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回国时,他的回答是:除了想家,就是想中文,甚至主要是因为想中文。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忘乡情、守护和丰富母语,无疑是我们创造性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创新性发展优秀文化传统的出发点。我们永远不能像纪伯伦所说的那样,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却了出发的初衷。

责任编辑: 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