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印刷博物》正文
珂罗技艺的东方女儿
2016-04-30 10:30:49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上世纪90年代李东方在工作的敦煌洞窟里留影。

李东方用珂罗版技术复制的敦煌壁画《美人菩萨图》。

再过一段时间,一部名为《珂罗版女孩》的故事片将在敦煌莫高窟开拍。影片讲述了一位年轻的珂罗版女工人在敦煌莫高窟面壁10年,终于创出新的工作方法,用珂罗版技术完美地复制出敦煌壁画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原名叫东方木子,后来改为李东方,现在是东方宝笈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但改来改去还是带有“东方”二字,冥冥之中似乎有种力量决定了她注定要作为珂罗版这种西方技术的东方代表而扬名于世。2015年,李东方复制的《千手观音图》荣获中华印制大奖金奖。

让世界见识了中国珂罗版

珂罗版是一项诞生于西方的印刷技术,19世纪末传入到中国后,国内的珂罗版一直独立发展,与西方没有交流。一直到2013年法兰克福书展上,德国珂罗版协会的专家看到李东方制作的中国书画作品后,不仅承认这是真正的珂罗版,而且认为是非常高明的珂罗版制品。

通过与李东方的互动,德国珂罗版界全面了解了中国珂罗版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后来他们在为珂罗版申请世界非物质遗产的申报材料时特别加上了中国珂罗版的发展成就,以此证明珂罗版这种技术不仅是西方的,更是世界的。

从17岁在文物出版社印刷厂初识珂罗版,李东方在这个相对偏僻的领域里脚踏实地奋斗了40多年,其间虽然中国珂罗版事业历经波折,几起几落,但她始终初心不改,终于成为中国珂罗版第三代传人中的佼佼者。

把敦煌壁画定格在90年代

从1984年开始,李东方两次进入敦煌,陆续用了10多年的时间复制了大量的敦煌壁画,为敦煌文化的保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自己也通过对敦煌壁画的复制,令技艺得到了升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李东方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当时她在文物出版社印刷厂复制吴作人先生的《骆驼》,连吴老自己也辨认不出是不是真迹。但在辉煌的敦煌壁画面前,李东方原有的技术积累不够用了。常年的风化作用令壁画表面大都斑驳破败,颜色层次非常复杂,既有绘画颜料的颜色,也有墙的颜色,泥土的颜色,这种情况以前还没有遇到过。

敦煌研究院的领导对李东方的工作非常支持,把一些从未对外开放过的洞窟都对她开放了。从1996年~2006年的10年时间里,她每年4月~10月就是在这些黑暗的洞窟里度过,一点点研究,一点点尝试,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的复制方案。她还记得,当她把局部原大的“反弹琵琶”贴在墙上与原画融为一体的时候,许多老专家们都跳跃起来说:“逼真,传神!”

在敦煌的那些年,李东方一共复制了300多平方米的壁画,有的是局部放大的,有的是整体复制的,其中最令她满意同时挑战也最大的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该作品采用10块版拼接而成,这也是世界上目前采用珂罗版技术制作面积最大的画作。李东方在制作这幅画的时候没有采用传统的几何拼接法,而是泥巴拼泥巴,泥土色拼泥土色,墙皮色拼墙皮色,线条拼线条,颜色拼颜色,这在珂罗版技术上是一种突破。在2015年的中华印制大奖中,这幅画也被评为艺术品复制金奖。

工匠精神三要素

有人说,李东方是印刷行业中工匠精神的代表。不久前共青团中央有关单位还特别制作了名为《李东方的“工匠精神”》的视频节目,但对于什么是工匠精神,李东方坦言还没有系统思考过,但她却知道做一个合格的珂罗版技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

首先是有恒。李东方曾经说,自己一辈子就做了珂罗版一项工作,整天琢磨的就是怎么样把珂罗版复制得跟原件一模一样,没有想过别的,“说实话是爱一辈子,恨一辈子,怨一辈子,还是没离开这一辈子”。

其次是悟道。现在李东方带徒弟,常常教导他们要有悟性。她说,珂罗版虽然是一种技艺,但要以技悟道。“悟道”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认真。李东方要求制版工比尺子画线时不能画在尺子的阴影里,因为这样会有一个头发丝的误差,如果正好这条线就是人物的头发,那么在套印时效果就会发虚,也就不可能实现逼真还原的效果了。“一丝不苟对别人来说就是一句成语,对珂罗版工人而言则是工作中的基本要求。”李东方说。

“做珂罗版临制,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人。100多年来,从事过这项工作的也就百来号人。如果现在不给他们打好基础,将来谁来把这份事业延续下去?”现在李东方希望与有关单位共同办一个珂罗版技术传承班,把自己的技艺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并希望中国珂罗版能作为独立项目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遗产,让珂罗版的东方之花永远盛开。

 

责任编辑: 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