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印务要闻》正文
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如何“互联网+”
2015-05-15 08:16:59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网

在互联网来势凶猛的冲击下,传统行业悲喜交加。无论是传媒业、零售业、家电业还是生物业,都正在被互联网深深改变。

那么,传统行业应该如何借助互联网找到自己的机会?在“互联网+”的情况下,传统行业如何才能建立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生态?4月10日,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大会主办的“互联网商业影响力”论坛上,来自传统行业的从业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面临互联网

各行业都在思变

“很多传统行业连+互联网都没有做到,更不用说做到‘互联网+’”。中酒网副总裁王泽旭对传统行业不思进取的现状这样吐槽。

但同时有更多的传统企业开始思索改变——这是一个不得不变的时代。2014年网民总规模达到6.49亿,手机网民已经达到5.57亿,人均周上网时长达到26.1小时,这意味着互联网占据我们日常生活的时间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消费行为的变化,已经开始在网上实现了。

有关数据显示,近4年来中国实体零售的销售额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互联网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很多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消费行为都在网上进行,实体零售的用户在渐渐变少,这也给传统行业敲响了警钟。

“现在的趋势是,软件免费已经是既成事实,硬件免费是大势所趋。”作为一个传统的家电生产厂商,海尔感觉到了巨大的危机。海尔以后怎么生存?怎么发展?怎么赚钱?海尔U+平台推广总监、海极网首席技术官陈海林想到的办法是转型与颠覆。具体来说,就是要“用互联网思维来重新组织我们的产业,我们的组织机构以及我们整个的战略目标。”

王泽旭也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据他介绍,当下烟酒实体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扰”,于是他尝试的以O2O(从线上到线下)模式为主导的中酒网受到了实体店的欢迎,据他统计,一年多的时间,线下加盟中酒网的实体店已经达到了100多家,销售额过亿元。

“传统的商业模式虽然也在推进社会的进步,但互联网的模式效率更高。”识益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佟虎认为,互联网经济的引入,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了现代商业的效率问题。因此,作为一家研究生物识别技术的企业,他现在也在思索如何与互联网结合,以便获得更大的优势与更多的价值。

怎样“互联网+”

各行业各有“痛点”

尽管都要与互联网融合,但不同行业采用的方法还是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对于海尔来说,他们目前要解决的“痛点”是智能家居。

“我们计划至少在三四年内,海尔所有的产品出厂的时候必须是智能化,必须是在线的,必须是可交互的。”陈海林介绍说,海尔并不是单打独斗的,目前还与华为、GE、魅族、中兴等合作推出了海尔U+App。这个App可以将一些电器互联互通,并会加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服务,比如社区、医院、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相关服务。若这个计划实现,那种科幻大片中想象的生活就有可能很快实现——当你还在办公室的时候,就可以操控一个按钮,指挥远在十几公里之外的家里的电饭锅开始煮饭,洗衣机开始洗衣服,空调调节到合适的温度,电视调换到你喜欢的频道……总之,是从更多方面创造出更便利、更健康以及更舒适的生活。

智能家居越被关注,佟虎越会“偷着乐”。无论是智能家居还是可穿戴设备,都需要人与机器的互相识别。在这一点上,识益生物科技颇有优势,并且他们做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指纹识别,而是静脉识别。“我们区别于指纹识别的最大一个优势,就在于它的安全度要比指纹识别高很多,这是因为它是一个真正活体的识别。指纹是很容易被套走的,但静脉是不容易被复制的,用它去识别、去认证一个人的身份,相比目前的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以及其他人脸识别等是一个更优的解决方案。”目前,识益生物科技提供的这种解决方案,已经嵌入到各种智能设备里,进而形成其在整个互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

“传统行业如果不快速地接入互联网,很快就会被有互联网基因的人干掉,要么你就拥抱它,要么你就联合它,千万不要排斥它。”《21世纪经济报道》市场总经理冯涛在最后如此感慨。据他介绍,作为传统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转型,“在互联网时代报纸的权威性和生产方式都在转变,读者的习惯也在转变,我们自己也应该思考这种转型的模式”。

责任编辑: 姚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