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印刷论坛》正文
专业报新媒体须防止新闻同质化
2017-02-08 09:05:52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核心阅读】

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虽然点击和分享所产生的流量已成为判断媒体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甚至成为判断信息价值大小的标志,但这并不意味着“点击率决定一切”,我们不能唯点击率论英雄,因为片面追求点击率或流量,已经给媒体行业乃至广大受众带来了价值判断上的混乱,也拉低了整个媒体行业的素质。

随着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的加快,不少专业报也积极拥抱新媒体,陆续推出了新闻APP、微信公众号等,以期实现优势互补、综合发展。在移动互联时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网络,填补了现代人的闲暇时间,而满足人们碎片化生活需要的新媒体,在快速发展中也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一些网站习惯剪剪贴贴出来的新闻,大多只是挖空心思换了个醒目的标题而已,特别是一些时事新闻和社会新闻,同质化相当严重。新闻同质化导致了资源浪费、媒体公信力下降等诸多不良影响。那么,在媒体融合大趋势下,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专业报的新媒体该如何防止新闻同质化?

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

新闻同质化最明显的是新闻报道雷同,现在不少网站都是依靠剪接、粘贴新闻过日子,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成为一群“标题党”。新闻类客户端凭借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实时不断地推送和方便的社交互动,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但是,经过初期的爆发式增长,新闻类客户端的发展正面临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目前,腾讯、搜狐、新浪、网易新闻通过众多用户的微信和手机QQ及时推送各种新闻,阅读者难以计数,但这四大门户的新闻中仍有不少雷同,一般读者只要选其一家阅读,就天下事全知晓,根本不用阅读第二家。这种新媒体新闻模式,虽然内容推送越来越快捷,但内容也越来越同质化,成为微信阅读的一大痛点。与此同时,一些专业报网站也是“五一”节来了,微信端上一拥而上都是有关劳动节的内容;国庆临近,微信上又都是国庆的内容,引起了读者的阅读疲劳。

新闻同质化直接导致媒体缺乏创新,很少有新思想、新观点、新创意,鲜有“独家”,使媒体发不出强有力的声音,成了一块只会吸水的海绵,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以致造成影响力和公信力下降。

专业报新媒体是以报道本行业的新闻见长,通常的宗旨是传播与专业相关的信息和知识,探讨专业问题,反映读者的呼声和要求,以推动本专业事业的发展。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与运营上,专业报在“华丽”的转型过程中,并无经验或优势,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往往从借鉴别的网站的经验起步,一些技术问题,则要请“外援”助力,而这实际上在推高传统报业进行新媒体转型成本的同时,也妨碍了转型的独立性。新媒体要实现深度融合,避免新闻同质化,从体制的转变到内容的创新,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进行相当长时间的摸索。

专业报新媒体如何防止新闻同质化

专业报的新媒体要明确定位、抓住特色,以避免新闻同质化,各省(市)工人报在这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江西工人报·洪工传媒》推出了“草根谈”微信公众平台,坚持“工”字特色,在面向一线工人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其影响覆盖面。一些地方的工人报,积极探索新时代的宣传路径,向宣传、服务一体化方向发展,以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并与各级工会联合组织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切实为工会工作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强大载体,如《劳动报》的微信公众号,打造沪上劳动维权最强平台,每天播报网络舆情最新动态,运用新媒体推动工会工作,让工会工作有机融入“互联网+”时代,积极服务职工,引导广大职工当好主力军。

当然,要避免新闻同质化,除了上述一些探索,专业报新媒体还要加强深度策划,多开设行业内的读者关注度高或参与性强的专题,积极担负起新闻应该传播的价值和媒体应有的责任,而不是为了增强竞争力,一味用哗众取宠的手段,追逐所谓的劲爆。G20杭州峰会惊艳全球,浙江省各家新媒体都纷纷推陈出新,开辟专栏,用专题承载报道成果,记录历史脉络。浙江在线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策划了“驻华使节专访”“浙江与世界经贸往来”等专题,全方位报道G20杭州峰会,将峰会的成效与影响做了极大的延伸。杭州网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将报道的触角深入到G20峰会的另一个侧面:城市与人。它利用峰会契机,连续推出“杭州向世界问好”“全景看杭州”等专题,又以“G20来我家”为话题,向世界展示了杭州城与人的日常生活。这种经过策划的独家专题,更有深度,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值得专业报新媒体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虽然点击和分享所产生的流量已成为判断媒体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甚至成为判断信息价值大小的标志,但这并不意味着“点击率决定一切”,我们不能唯点击率论英雄,因为片面追求点击率或流量,已经给媒体行业乃至广大受众带来了价值判断上的混乱,也拉低了整个媒体行业的素质。今年,一批演艺界知名人士婚变在网上被翻炒得十分火爆,如王宝强马蓉婚变、张纪中樊馨蔓又开撕、刘翔的“两任”隔空对骂等,为求点击率或流量,一些网络新媒体对此不亦乐乎、连篇累牍进行解读,以致这些事件的讨论、炒作一度始终在新媒体的热门排行榜上,点击率之高令人咋舌。过分的猎奇、追逐与炒作,已经带来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引起了读者的反感,对此,专业报新媒体应该引以为戒。

此外,专业报新媒体的记者,要坚持社会责任与专业精神并举的原则,不断提升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素养与新闻素养,坚持内容为王,保持质疑的精神,在采访中尽量减少新闻通稿的约束,要带着自己的创意去挖掘、发现新闻事实本身所蕴含的具有重要价值的里层或精髓,并以独特的视角进行报道,传递能引发阅读者思考的消息,唯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稿件的雷同。

 

责任编辑: 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