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古籍整理出版在规划中走向辉煌
2019-10-06 00:09:33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本月初,第34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福建福州召开,会议对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情况进行了梳理,对未来各古籍出版社古籍整理出版的重点发展方向和重点选题储备作了汇报,对编制下一个古籍整理出版规划提出了建议。(9月6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这是一个令人喜悦和振奋的会议。不为别的,只为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辉煌成就。这次会议表明,我国已基本完成了2011—2020年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任务,正开始着手编制下一个十年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

 

  我国的古籍是中华文明灿烂的表征,是悠久的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永远依恋的一个精神家园,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也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那么,究竟是什么法宝造就了这样的成就?这是一个值得提出并深入思考的问题。依笔者的看法,就是两个字:规划。说到规划,自然就不能不提到我们党和国家对于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初心。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于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始终非常重视。早在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指示点校《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1958年2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大会,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齐燕铭担任小组组长。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我国古籍整理出版的基本方针,形成了新中国第一部《整理和出版古籍计划草案》。从此,我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在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领导下,按照规划安排,有序开展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更是得到快速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与国家发展规划衔接起来,呈现出更加鲜明的国家色彩,取得了一批又一批古籍整理出版的重大成果。

 

  纵观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的辉煌成就,不能不看到规划所蕴藏的巨大价值和所发挥的神奇力量。规划,显示了党和国家对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推动文化发展的优越性。规划,也尊重了古籍整理工作的学术性,保证了古籍出版工作的专业性。一句话,科学地制定规划,稳步地执行规划,这就是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法宝。毫无疑问,只要继续运用好规划这个法宝,我国未来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必将一如既往地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