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匠心修得古籍香
2018-08-28 00:29:40  来源: 人民日报

朱振彬在翻阅古籍。

      师傅教给我三颗心,让我在这个行业坚守近40年,这三颗心分别是爱心、耐心、用心。

      ——朱振彬

 

      夏日的北京火伞高张,骄阳直照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砖瓦和窗沿上。在国图一隅,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师朱振彬正在伏案工作。只见他全神贯注、屏气凝神,用糨糊给破损如“酥皮点心”的古籍进行拼接,时间在他的手指间也仿佛停滞。

 

      “等一下,现在很关键,我要全神贯注。”这是他见到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衣着朴素、头发花白,他的浅蓝色上衣已经被汗水浸透,如洗过一般。近40年来,朱振彬一直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给古籍“看病”。

 

      1980年,朱振彬告别校园,来到国家图书馆工作。自小对古籍感兴趣的朱振彬,幸运地成为古籍修复师张士达的弟子。跟老师张士达的学习过程,朱振彬形容那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朱振彬的第一课,是从识别纸张的种类开始的。薄厚、深浅、纹理,这些最小的细节,都需要细细对比研究。选纸、清洁、修补、压平、折页、捶平……在古籍修复中,每一个步骤看似简单,其实都有学问。

 

      “古籍修复工作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了解中国印刷史、造纸史、书籍史等相关知识,还要将其与书籍的历史背景相融合。讲究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手法与技巧的搭配。”朱振彬说。就这样,18岁的小伙子,在80多岁的老师傅的调教下,迅速磨炼、成长。朱振彬回忆:“青年时期正是吸收知识最好的时候,青年时多学习掌握专业知识,能为未来做好铺垫。”

 

      在古籍修复的道路上,朱振彬说,师傅教给他三颗心,爱心、耐心、用心,这“三心”让他在这个行业坚守。“爱心,就是要对需要修复的古籍用爱的态度去发掘与修复。爱你从事的工作,才有可能激发兴趣;对每一本古籍充满新鲜感,才不会感觉枯燥乏味。耐心与用心相辅相成,古籍都经历了时间的沉淀,要用耐心对待那些‘古籍老人’,修复一部古籍要花费很长时间,要用心与之对话。”朱振彬说,“其实这三颗心,放在任何一个行业与岗位都是走向成功的基石,无一例外、缺一不可。”

 

      从《敦煌遗书》《永乐大典》《西夏文献》到现在的《天禄琳琅》……朱振彬参与了许多重要古籍的修复。朱振彬介绍,在长期的修复实践基础上,国家图书馆总结出“整旧如旧、最少干预、抢救为主、治病为辅”等原则,成为当代古籍修复的基础性原则。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的修复用到了更多的技术手段。有了电脑、显微镜等技术的辅助,整个修复过程更有科学依据。比如,近年来的修复,会对每一页都留存影像资料,便于前后对比。

 

      如今,朱振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传授技艺、教育学生上。他的学生们告诉我们,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齐栏,朱振彬老师都严格要求他们从细节入手、精益求精。朱振彬经常提醒学生们:“对待古籍要有敬畏之心,这些古籍经过聚散转手,流传到现在实属不易,要善待它们,保护好我们的古籍并且努力延长它们的寿命,这样才可以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后代。”

 

       在修复古籍的漫漫道路上,朱振彬和他的团队还在继续。“我们遇上了好时代,国家对古籍修复大力支持,有更多年轻人加入了古籍修复队伍。”朱振彬说,“我自愿走到第一线,为古籍修复培养新鲜血液。”

责任编辑: 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