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好编辑承前辈传统与时代同行
2013-09-06 15:05:26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网

好编辑,是一种素养,既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又需有一份执著和热诚;好编辑,是一种能力,既包括被实践归纳出的“一二三四”,又有一些不可言传的“独门绝技”。好编辑,是一种担当,在吹响文化强国建设集结号的当下,这种担当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那么,好编辑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还应有哪些过人的能力?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编辑工作怎样跟上时代的脚步?……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专访了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聂震宁。

必备“三感”还应各有所长

《中国新闻出版报》:作为一个在出版战线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出版人,您眼里的好编辑是什么样的?

聂震宁:我是从做普通编辑开始进入出版行业的。入行时候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好编辑,不断地编发好作品,哪怕做到白发苍苍,也只是一位受人尊重的老编辑,那就感到此生无憾。后来阴差阳错做了出版社社长、出版集团总裁,我依然对编辑工作保有很高的敬意和向往。

在我看来,好的编辑,能为作者提供弥足珍贵的建议和帮助,有时候是“金点子”,让作者豁然开朗,有时候是“一字师”,让作品更趋完善。更重要的是,好的编辑,能给读者带来品质优秀的出版物,有的是为社会送去可贵的思想和知识,有的则是给人们送去心灵的慰藉和艺术的享受。与此相关联的,好的编辑,能给出版社带来荣誉和效益,以上是从编辑实践成效来评价编辑的高下。

倘若具体说起来,我眼里的好编辑,首先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认同感、文化使命感,这三点缺少任何一点都成不了好编辑。此外,好编辑还应各有所长。有的长于选择,独具慧眼甚至沙里淘金;有的长于文本,点铁成金甚至妙手回春;有的长于推介经营,更是具有管仲乐毅之能。有了前面说的三点,再具备后面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是好编辑。更不必说全面具备上述种种素质和能力的编辑人才了。像邹韬奋先生,就称得上是编辑的楷模。

相信评选能催生更多好编辑

《中国新闻出版报》:通过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评选,能催生更多真正的好编辑吗?

聂震宁: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的评选项目中,安排有“优秀编辑”评选,凸显了编辑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相信这一评选能够催生更多真正的好编辑。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把真正优秀的编辑人才推荐出来、评选上去。再有,评选中要从多方面考量编辑的业绩,允许编辑有所专长,要注意“术业有专攻”,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只看编辑的经济效益。

《中国新闻出版报》:能否用一个编辑任劳任怨地工作、一年看了多少稿子作为评选好编辑的标准?

聂震宁:评选好编辑当然不能只看编稿数量。首先要看所编图书的质量如何,这里面存在一些悖论。好编辑还在于编出了好书刊,好书刊越多当然越好;但是,书刊编得越多,精力、时间就越分散,书刊质量就有可能下降,这当中是有规律的,不能单用字数多寡来说明问题,而要用优质高效来评价编辑。

时代呼唤具多种素养的人才

《中国新闻出版报》:数字时代的好编辑标准,有怎样的变化调整?

聂震宁:数字时代的好编辑标准没有根本的变化。倘若说需要有所调整的话,那就是数字时代带来的信息传输模式急剧变化,要在传统纸介质出版物的编辑工作中予以重视,要有所应对,顺势而为。再就是从事数字出版物的编辑也应当具备上面提到的各方面素质,不能只强调数字出版方面所需要的技术、技巧,而对内容的严肃性有所松懈,一样要在数字出版工作中不断奉献优秀出版物。

《中国新闻出版报》:建设出版强国,需要什么样的好编辑?

聂震宁:建设出版强国,其要求是多方面的,但不可或缺的还是好编辑。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加剧,出版强国的好编辑除了仍然要具备上面提到的各方面条件之外,还要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我看来,善于国际组稿、国际投稿、版权营销、跨国推介的编辑也是当前亟须的好编辑。

 

责任编辑: 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