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编辑素质与人格美学
2012-12-11 13:58:13  来源: 《中国出版》杂志社

有关编辑素质的研究是编辑学研究中一个传统论题,不少论者和文章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此,笔者试图从编辑素质与人格学,与美学的联系角度,来论述作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应该怎样从人格学与美学的高度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换句话讲即在与人格学和美学的横向比较中,找寻出一些对提高编辑素质有所启示的东西来。

学术界对人的认识和研究,基本是沿着人性和人格两个层面进行的。对人格的研究更偏重于从个性的角度来解读人类。“人格”(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原意是“面具”(mask)的意思。古罗马的西塞罗对“人格”的引申意义做了四个方面的阐释:一个人给他人的印象、人的社会身份或角色、专指有优异品质的人、人的尊严和声望。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里对“人格”解释为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状态(或特征)的有机结合,包括遗传的和后天获得的成分,人格使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可通过他与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

中国原无“人格”一词,它是在近代首先从西方传入日本,然后又由日本传来我国的。“人格”在中国常常是“人品”的代名词,因而在《辞源》、《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等权威工具书里都很难找到它的影子。《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1.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2.个人的道德品质;3.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那么一个合格、优秀的编辑在美学的层面上应具备怎样的人格呢?

一、“牺牲者的美学”

——编辑“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奉献精神

“为他人作嫁衣裳”、“甘愿当人梯”,常常是德高望重的老编辑用来勉励自己、告诉青年的肺腑之言,更是我们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事业所大力倡导的编辑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但随着市场意识、商品观念对编辑工作的渗透,追求个性自由的社会思潮的影响,有的青年编辑会认为这是早已过时的、甚至还有那么一点“极左”味道的套话。于是别人的好稿、好书、好作品没编辑出几种,自己给自己“责编”的成果倒出了不少;有的利用特权说服作者与自己“合作”或干脆把自己的名字加上;有的甚至公然剿窃别人的成果。其实如从美学角度去剖析这种现象,虽不能说这些人品德怎么不好(有的确实是品德问题),但至少是缺少一种牺牲和奉献精神。

日本当代著名美学家今道友信在他的美学专著《关于美》中谈到“美”与“义”和“善”的关联意义时指出,“羊是牺牲的象征”。每当“我”双肩扛起牺牲的羊时,就成了蕴涵对社会负责的“义”字(繁体为“義”),这个字的构造是在“我”肩上扛着“羊”,含义十分明显。“如果将一定的牺牲放在一定的献台上,构成的不正是‘善’字吗?”“当付出的牺牲极大,当这一牺牲超过了一切规格,大到连自己都要毁灭的时候,不就是吸收羊大这个构造的‘美’字出现的时候吗?”[1]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道义、良心,还是从“美”字本身的初始意义上看,美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奉献、勇于牺牲的历史。作为将美的作品经过自己的手奉献给广大受众的编辑来讲,连这个道理都不懂或者是明知故犯,岂不是愧对“编辑”这一称呼吗?

二、“善”是美的前提

——编辑“重在育人”的基本职责

我们知道:在美学里常常提到“真”是美的基础、“善”是美的前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才是美的最高境界。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队伍——编辑队伍就更是如此。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不少编辑看来,“重在育人”是对那些社会科学方面的、大众化书刊、杂志、报纸和其他媒体来说的,像专业性比较强的学术性出版物,尤其是自然科学类不应受此限制。其实从更深的层面上看,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严肃公正的科研理念、扎实严谨的治学态度……所有这些最直接、物化的结果,往往是以公开发表的论文形式体现出来的。当搞科研的青年看到自己的师长、导师和同行的优秀的科研成果得以发表,和发现同样有一些人却是在敷衍、重复、甚至抄袭他人,可照旧能够刊登,其教育和受影响的正负作用显然天壤之别!从这一角度来看,学术性出版物编辑不也同样肩负着重在育人的使命吗?所以如果说教师是教书育人,那么编辑就应该是“出版育人”。这也正像出版界的先辈邹韬奋所说:“我们要用敏锐的目光,深切的注意和诚挚的同情,研究当前一般大众读者所需要的是怎样的‘精神食粮’。这是所必须负起的责任。”

三、“智者的美学”

——编辑的再创造能力

我们认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好编辑,尤其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优秀编辑,其高超独特的观察选题、分析选题、设计选题、提出选题和包装选题的创造才能,要比仅仅能改正几个别人很难发现的病句、错别字重要得多,我们在这里用一个描述性的提法——“智者的美学”。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编辑的策划创造力和文案创造力。

编辑的策划创造力:策划是种将人的创新潜能和筹划潜能给予最大挖掘,并在社会和市场上得以充分印证的高级智能。随着策划被各方认同和重视,有不少媒体还专门设立了策划编辑。作为科技类出版物的编辑,除了有和一般杂志、期刊相近的创新性之外,更重要的是绝对不能被动地等好稿上门,而是要主动出击,根据本刊的特点和要求以及编辑自己的选题策划和组稿计划向作者约稿。还要能在大量来稿里发现具有创新性的论文,甚至能在表面上看没有什么价值的文章的字里行间挖掘出思想的火花,然后认真、负责地提出行之有效的修改意见。同时还应在栏目的设置、稿件的取舍方面坚持创新、进取,以避免“千人一面”和“以不变应万变”的陈旧办刊模式,从而使刊物在特色化、品牌化方面,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编辑的文案创造力:当作者的稿件到了编辑手上,编辑的案头工作也将正式开始了。有的编辑似乎只会从事这一阶段的工作,甚至个别编辑连病句和错别字都懒得去改,只是算算字数、填填发稿单就交付印刷、出版。结果不但加大了校对和终审的工作量,而且将编辑的作用也降到了可有可无的地位。这一点在高校学报的编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在有的学报编辑看来,教授、博士、甚至博导的论文哪敢轻易改动,有的编辑干脆把案头工作全部交给了审稿专家。其实即便是专家、权威学者的论文也都离不开好编辑的努力,不少稿件都是经过编辑的再创造、再加工后才得以大放异彩的。由此看来,编辑对所要发表的论文进行充满理论智慧和创新追求的再创造、再加工,也正是体现了编辑工作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特征,同时也是一篇论文能否得到广大受众和学术界肯定的比较重要的因素。

四、“和合”之美

——编辑充满亲和力的人格魅力

《尚书》、《周易》、《左传》、《国语》、《论语》、《荀子》等著作对“中”、“和”、“和合”美学思想多有论及。尤其《乐记》这部对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系统总结性的经典文献,更在前人在对“和合”美学思想论述的基础之上,将“和”作为音乐艺术评价的重要标准,集中揭示了“和合”之美的思想内涵,倡导物我合一、重视美善统一,推崇寓多于一、整体和合……[2]其实,“和合”之美也是编辑充满亲和力的人格魅力的最好写照。

“辑”在《辞海》中有“协调驾车的众马”、“和睦”、“和同”、“齐一”、“聚集”、“拖着不使脱落”、“连缀”等意思,这些词义中的大多数都有“团结协作”的涵义。表现在编辑的具体工作里,常常体现为编辑和作者的关系问题。这就要求编辑除了应该具有奉献精神和创造才能之外,还必须具有一种社会活动家的才能。从生活美学的意义上讲,就是要有一种人际交往的亲和力和善于与人沟通的人格魅力。同样是编辑,有的就能组来有影响力的独家“热稿”,有的费了好大劲得到的却是人家挑剩下的;有的朋友遍天下,哪里有热点,哪里就有人给“通风报信”;有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是坐在家里“姜太公钓鱼”——等着自由来稿。从审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气质和性格是相对稳定的,但通过审美陶冶等教育途径,人可以改善与环境的关系,增大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成功概率。作为一名编辑也是一样,尽管性格有内向、外向之分,交友原则也因人而异,但能诚心诚意团结一大批作者在自己周围,确实是一名优秀编辑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与那些一般的、大众化书刊、杂志、报纸的编辑比较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专业性较强的科技类出版物的编辑在这方面是较为弱势的群体。由于这类出版社、期刊社的相对封闭性、出版的较强专业性、编辑的自觉不自觉的清高性、读者面和社会影响范围的狭窄性等都最大限度地制约了编辑在与作者和读者交往方面的主动意识和自由空间,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早在1956年,刘少奇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期间就指出:“应该重视编辑同志”,“编辑工作是一种高级创作”。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我们党和政府对新闻出版事业更是关怀备至,特别是当我们从人格学和美学的视角来审视编辑这一群体时,提高编辑素质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责任编辑: 郜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