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数字印刷质量:来自正反两方的意见
2015-02-18 09:31:38  来源: 《印刷工业》

我(编者注:作者heidi tolliver-walker)在过去几周里花了很多时间发起关于数字印刷质量以及应用领域的讨论。收到的反馈很有意思。

显然,有了合适的数字印刷机、熟练的操作人员,并正确维护数字印刷机,就可以取得上佳的品质。但这需要时间和专门的资源,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认为这么做值得。部分观点认为,数字印刷是非常标准的,无论使用什么机器,如果操作人员重视质量而不是速度,那么数字印刷就有可能达到胶印的标准。但一个前提是,工厂里有人能解决墨杠、渐变色质量和颜色一致性等问题。有参与者表示,在其相对稳定的印刷供应商里,只有两家愿意做这些“多余”的事,余下的似乎更关心缩短印制周期和低价格的问题。无可厚非,“他们有他们的立场,但我只会去找那两家能给我一致质量、重视各项质量指标的印刷商”。

这一直是困扰印刷商和印刷客户的难题:我是不是应该关注质量,找那些愿意在质量上做文章的客户,尽管它的活儿不多?我是不是应该去接触那些以量取胜,接受印刷质量并不理想但价格会低一些的印刷供应商?答案没有对错之分,你又会作何选择?

数字时代和数字第一:《纽约时报》的教训

一份5月发表的内部报告披露,《纽约时报》表示自己“必须开始对纸质印刷的传统和数字需求进行持续评估”,加快“从内容丰富的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网页版面转型到数字出版物”。

许多人读到《纽约时报》“数字第一”的心态并加以评论,后者坦承“还没有到有足够紧迫感”的地步,但“如果我们每天在等待,落后于竞争对手就越远”。一位前《纽约时报》分析师在博客上评论道:“我在那儿当过两年的网络分析师,因为不满分析的数据在编辑部无人问津,所以辞职了。我想起最常听到的话是:‘我们决定什么才是新闻,而不是读者决定’。”

referralcandy.com在评论中指出需要汲取的教训是,“应随时保持对环境的敏感”。曾经,没有人能与纽约时报的分销网络抗衡,但今天,我们看到“玩家们”在边缘接触消费者,并把他们的网站变成了强大的竞争对手。而这同样适用于其他行业。正如英特尔公司的andy grove所说:“只有偏执的人才能生存。”

宽幅数字印刷生产工艺的瓶颈

最近,holland & crosby有限公司的斯柯特·克罗斯比与我(作者dan marx)谈论了有关宽幅数字印刷生产工艺瓶颈的问题。通过他的谈话,可以看到技术的变化可以强烈影响整个工艺流程。这里仅节选部分。

消除瓶颈。过去我们进行丝网印刷时,印刷生产总会有瓶颈。如胶片没做好,晒版出错,重新更换刮墨板、调整颜色等,这些变数会降低生产速度甚至停工,当转为数字印刷后,变数消失了,瓶颈变成后加工……现在又跳到印前乃至办公室,因为文件和版本数量在增加,从估价到发出工作传票,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处理作业。我们希望通过信息管理系统(mis)消除这一瓶颈。

有待改进。不可否认的是,数字工艺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油墨的附着力、柔韧性,专色和特种油墨的损耗,但我们坚信,数字工艺非常适合我们的商业模式。

责任编辑: 海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