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走近西泠印社
2016-01-29 08:34:28  来源: 中国书法网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西泠印社社址远含山色,近挹湖光,座落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五亩坡地,依山傍水,以泉衬石,水随岩转,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茂林修竹,佳木繁荫,方寸之中,气象万千,堪称西湖园林艺术的精华。社址内楼馆亭阁建筑精美,摩崖石刻星罗棋布,楹联匾额辞采丰茂,令人目不暇接,更有东汉三老石碑,西泠八家金石,翰墨馥郁,气度高华,历来被推赞为“湖山最胜处”,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浙派金石书画家丁仁、王褆、叶铭、吴隐等四人在孤山买地建房,修契立约,发起创建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探讨六书,研求篆刻。1913年,近代金石书画界泰斗吴昌硕出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盛名之下,海内外印人云起景从,入社者均为精擅篆刻、书画、鉴赏、考古、文字等之专家。经百年传承,西泠印社融诗、书、画、印于一体,成为我国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大的学术团体,在国际印学界享有极为崇高的学术地位,有 “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

西泠印社俊采星驰,名家迭出,社员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历任社长德高望重,均为金石书画界巨擘:巨刃开山吴昌硕、继任遥领马叔平、主持复社张宗祥、光前裕后沙孟海、赵朴初,现任社长为中央文史馆馆长、著名学者启功。印社百年,群贤毕至,先后拥有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潘天寿、傅抱石、沈尹默、王个簃、方介堪、丰子恺、韩登安、诸乐三等金石书画界的著名学者、艺术家、理论家、收藏鉴赏家,并有海外印人远涉加盟,包括河井荃庐、长尾甲、青山杉雨、小林斗庵、梅舒适、金膺显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20多位篆刻书画界重要人物。

通过几辈印人的艰苦努力,沐浴着改革发展的强劲东风,西泠印社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开发印社人文资源,延伸印社艺术内涵,发展文化产业,坚持以文养文,促进全面进步,现已发展成为兼具学术研究、编辑出版、文物收藏、展览交流、篆刻创作、印泥制作和经营文房四宝、石章、印泥、字画、装裱等多范围的文化经济实体,具有企事业法人地位,拥有西泠印社出版社、杭州书画社、中国印学博物馆、艺术品商场等文化交流、印学研究、字画观赏、购物场所。西泠印社出版发行的印谱、碑帖、篆刻、书画作品书籍深受专家学者和爱好者的喜爱;自办发行的刊物图文并茂,独具特色;西泠印泥远销海外,字画装裱技艺精卓,金石篆刻更是匠心独运,尽得风流。印社多次派团出访海外,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等国的篆刻书画界人士也频频来访,印社与世界文化艺术交流的领域不断扩大。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西泠印社的发展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建文化大省、创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强调要通过改革,加快发展,做大做强西泠印社,光大西泠印社品牌,促进西泠印社的全面发展。在1999年《关于杭州建设文化名城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金石书画作为三个重点发展的艺术门类加以扶持。2002年市委、市政府又对西泠印社组织机构作出重大调整,撤消西泠印社办公室(原杭州市文化局下属单位)行政机构,组建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社委会为市委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负责西泠印社日常事务的管理和产业的发展。今年又确定西泠印社为省、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2003年秋,西泠印社将迎来百年华诞。为弘扬民族文化,光大印学,总结西泠印社百年发展历程,展示印社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扩大西泠印社在海内外的影响,西泠印社社委会筹划了“八大展览”(北京中国美术馆·西泠印社百年华诞特展、西泠印社百年史展、西泠印社社员作品展、西泠印社社员学术成果展、国际印学社团精品博览、海外书法社团作品交流展、祝贺西泠印社百年华诞作品展、西泠印社藏品特展)、“四大盛会”(建社百年庆祝大会、“百年名社·千秋印学”国际印学研讨会、百年社庆篆刻书画名家雅集、第十一届社员大会)、“一个仪式”(建社百年纪念碑揭碑仪式),同时推出《西泠印社社员作品精选》、《西泠印社藏品集》、《西泠印社社史图录和资料长编》、《国际印学研讨会论文集》、《国际印学社团精品集》五本纪念出版物。届时将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海内外社员、文化界知名人士等同聚西泠,共襄盛举。

同时,经百年积累,西泠印社的产业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自身优势更加突出,包括一定的物质基础、著名的品牌资源、丰厚的文物资源、有关政策资源以及遍布海内外的人力资源。为使西泠印社百年基业历久弥新,拥有更为强盛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印社产业发展将遵循“企业化定位、品牌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国际化合作”的战略。先期规划的产业发展推出了五个板块,包括中国印学博物馆、西泠印社出版社、西泠印社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西泠印社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书画社有限公司。规划将整合现有资源,同时在符合西泠印社品牌内涵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广泛寻求合作,通过嫁接改造、合资合作等方式,吸收社会有效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涉足教育培训、艺术鉴定、展览收藏等领域,围绕旅游用品、文化礼品、装饰装潢、文房四宝等产品进行定牌生产,坚持高规划,更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责任编辑: 四海

010090090090000000000000011100001350558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