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耐得住寂寞的“老朱”——书画大师朱称俊
2013-10-09 11:30:35  来源: 新华社印务网

“老朱”这个名字,不仅因为他的画在美国艺术市场被认为”寂寞的水墨”,而且得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邵大箴的赞赏:“朱称俊的画是耐得住寂寞的水墨画。”

老朱真名朱称俊,1946年生于江苏镇江。江苏省镇江中国画院教授职业画家。镇江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镇江市艺术评审委员会评委。作品《茅山春晓》被评为建国30周年的优秀作品。

八十年代的朱称俊已经非常有名了,当时李可染大师见到他的画后赞道:“有传统又有创新,是最有希望的画家,在笔墨和功力上堪称当代中青年画家的佼佼者。”

不久,朱称俊已敏感地认识到,对于西方现代艺术浪潮的涌入,需要画家冷静而独立的思考,而非人云亦云的盲从。他的艺术创作题材不仅从江南较狭隘的局限向浑厚山水的跨越,同时也展现了构图高度抽象的新理念。尤其在笔墨和色彩的运用方面,更加引人入胜。他的创作来源于大自然,多年来,他的足迹走过了川西高原和康定高原,也走进过摩梭人家和纳西人家。总之,画家寻求的是天人合一和大自然融合一体的艺术境界。

跨入九十年代后,老朱的艺术创作生涯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移居美国。他先后到过芬兰、泰国、西班牙等地学习绘画。1992年移居美国洛杉矶,取名老朱。从此他的艺术创作生涯开始了决定性的一步。在美国的二十几年中,老朱坚持以中国传统山水的笔墨和意境为核心,进行探索和研究。

2005年老朱的作品《古堡》选登在美国邮票上。他的绘画在明快间尤见苍劲雄厚,在朴实真情中不乏现代精神,令今日之画坛为之侧目。他的艺术创作题材不仅从江南较狭隘的局限向浑厚山水的跨越,同时也展现了构图高度抽象的新理念。尤其在笔墨和色彩的运用方面,更加引人入胜。

今天看到老朱的画,不仅是一种开放的,自由的,抽象的写意,也是思想激进和豪迈情感的具体表现。老朱的画不仅皱擦点染笔墨酣畅,而且色彩的运用在水墨中得到很好的结合,尤其一些国外的场面,在他的笔下充满了中国文人画意。他的画始终以线条为主,时刻不忘墨染,墨线协调而自然。他的很多作品,既不同于传统绘画的积板,又不同于学院绘画的格套,令今日之画坛为之侧目。

》》相关链接

各家说老朱

邵大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老朱在八十年代已经是江苏很有名的画家,而且人民美术出版社当时就出版了他的专集。他不仅在江苏,在全国也是很有名气的。他在国外十多年也培养了很多外国学生,如秋麦先生曾在中国举办的外国人中华才艺大赛中取得书法艺术第一名。老朱的画画得很好。他的笔墨功力,他对中国画的修养都是杰出的,也是值得我们称道和学习的。

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

老朱先生的山水画有相当水准,更可贵的是他在国外十几年,不像一般海外画家,会受到各种艺术流派和国外环境的影响变得“面目全非”,而失去了中国文化艺术的根本。而朱先生却仍然以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法,在进行研究探索,并接受欧美各个画种,各个流派的艺术滋养,使他的山水画更为丰富,更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在用笔,用墨和构图章法上都体现出非常现代化的时代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国内的画家学习的。

陈履生(中国美术馆学术一部主任)

朱称俊先生我久有耳闻。我认为,老朱山水画的最大特点是保留了京江画派的传统。他的画,不论大小,都是一气呵成,很流畅,很率意。比较特立独行,不结帮拉派,喜欢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风貌。还有,他不像某些画家,去了国外总有那么一股“洋味”,本土东西和外国的东西有点“掺乎”。老朱到美国近20年,还是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面貌,只是笔墨的运用比以前更老到、更成熟了。当然,在技法上有所创新,在风格上对西画有所借鉴,表现出新的特点。

满维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常务副院长)

我与老朱是去年在美国认识的,老朱的豪爽和实在使我们一见如故。在洛杉矶老朱家里,我看到老朱的书房、画案、后园、水潭、花草、石头……跟国内的一模一样,仿佛不是在异国他乡。老朱出国小20年,他的这颗中国心一点没变。

老朱看美国的风光,总爱说:多有水墨味儿!虽然他画的是美国,却始终是中国画的味儿。老朱家的背后就是山,他坚持上山写生,现在国内的山水画家都很少能做到这一点。他在美国这么多年,依然能保持中国画的原汁原味,这跟他的修养、底蕴和艺术追求是分不开的。

今天我又看了老朱的画,他的画非常精彩,一气呵成。现在,很多画家的画都很做作,而老朱的画完全是自己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同国内的画家比较,老朱的艺术创作在心理上没有压力,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很随意。国内许多画家的心都不太静,也许是因为有压力,有的要打入市场,有的需要上画展,整天在“赶”,能达到老朱这种境界的很少。

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学院教授)

老朱为人很直率,我喜欢直率的人,不喜欢过分“细腻”的人。老朱在美国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创作,这本身就令我十分惊讶,也很钦佩。看了他在美国创作的作品之后,就更加感动了,他没有搞那些个洋玩意。而有些人去了国外没几天,就开始把一些外国的货色掺乎到作品里。老朱在美国将近20年,却依然保持自己的风格,画如其人,真不容易。老朱的画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大气,一是坚持中国的传统。

另外,老朱的书法也很好,他在美国教美国人学中国书法,对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我曾给“知识分子”下了一个定义:一是创造和传播文化;二是关心国家前途和人类命运;三是批判精神;四是独立人格。老朱非常好地尽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

陈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看了老朱的画,第一感觉是:功力很深。在老朱的画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笔”很好,“墨”也很好。第二感觉就是:老朱对整个作品、整个对象的感受表现非常好。他把自己的感受非常自如地“翻译”到纸上,笔墨的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他用中国的技法用来表现异国的事物,这在以往的画家中是很少见的。

第二点是老朱在那样的氛围里画这么“原质”的中国画,这在中国画界是很少见的。我接触过不少出国的画家,油画界有,中国画界也有。有一种感觉,很多人出去以后,画的画就成了那种“行画”,非常可惜。但这也是一种文化上的无奈。所以老朱在这一点上是做得很好的,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第三点是,由此联想到整个中国艺术的发展问题。现在很多人谈“创新”,在国内讨论这个问题和在国外不一样。在国内,创作的自由度很大,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只要不违背大的原则,画什么和用什么方法画,都可以。在国外,除了生存是一个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环境的影响。而老朱在美国这样一种生活环境里,依然能把“原质”的中国画法保持下来,并有所发展,这确实同个人的理想和追求有关系。

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主编)

老朱的画,就像他这个人一样,非常实在,非常热情,充满生气。老朱的一部分画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这实际上是在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异国他乡,这是他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散步,为心中的理想、为一种对中国文化的眷恋之情而画。这样的画,给人一种真切之感,非常纯净,有一种质朴而感人的东西。而且,老朱的笔墨非常好,我想用“绵厚”这个词来形容,绵长而厚重。从他的画中可以感觉到一种蓬松,但是这种蓬松又不缺乏力度。这是老朱画的一个方面,最能表现老朱理想的那一方面。

老朱的画也有面对现实的。他在绘画上用相应的手法表现了出来,把中国画的笔墨从程式化里解脱出来。他用的是中国的笔,中国的墨,但没有按中国画的程式来,用潇洒的笔墨来表现他所看见的现实的、客观的世界。他的作品画面是跳荡的,这种跳荡就是我们常说的“现代感”。用中国的笔墨作绘画的“拼贴”,这也是一种现代感。这一类的创作在老朱的作品中能看到许多。

老朱对传统的东西有很深的功力,对现代的东西也很有灵感,如何让二者结合得更完美,我想还是可以继续开拓的。

舒建新(中国画研究院美术馆馆长)

老朱的书法很好。老朱的画风跟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尽管是江南人,却有北方人的性格,很豪爽,他的画也是这样。许多国内画家到欧美之后,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方美术思潮的影响。老朱却始终把握着中国画的底线,把握着中国传统绘画的模式,很不容易。

今天看了老朱的画,我有一个感觉:他的画意境更厚重了,笔墨也更有味了。在美国那样一个浮躁的环境下,能发生这样的变化真的很难。老朱画了一些美国的山水,根据我们自己的创作实践,用水墨表现西方的山水,很不好画。老朱在这一点的把握上就非常到位,我们一看就是中国画,画的又是西方的东西。老朱的画在构图上也有所突破,借鉴了美国本土绘画的一些元素。他那幅《科罗拉多大峡谷》,那么大的画,一次画下来是不可能的,但连贯性非常好。线条的疏与密,用笔的严谨和水墨的自然流动性,把握得非常好。

刘龙庭(中国美术出版总社资深编辑)

我想谈谈老朱水墨画的用“水”。水墨画如果画得很干,味道就会差一点。所谓“干湿浓淡,虚实相生。”中国画讲究笔墨,笔和墨的媒介就是水。老朱画里的“水”运用得很好。中国画是一个系统,包括水墨、重彩、白描、“没骨”,还有写意、工笔、半工半写,用一种工具或一种材料是概括不了的。中国画还是一个品牌,这个品牌要靠我们中国人自己来弘扬。

朱称俊用中国画的形式画了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这不就是“走向世界”吗?这是《老朱画展》中最好的一幅画。如果中国画家用中国画的形式把世界的名胜古迹都表现出来,并且达到一定水准,这就是走向了世界。老朱画了许多美国小城和古堡,很有新意,很有韵味。

 

责任编辑: 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