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印务文化》正文
如何用“小切口”讲好“大故事”
2017-10-24 09:16:22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对于新闻,比的不是谁发得早,而是谁发得好,这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信奉的原则,他既写下了《百年孤独》这样的鸿篇巨著,同时,又是一名臻于观察的记者。无可否认,不论是在他们那个时代,还是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新闻行业的本质要求从来没有改变:一是创造力,一是深刻性,同时还要将这两点巧妙融入“讲故事”的技巧当中。

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小切口”讲故事核心在“人”

2015年以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工作,其中工业领域“去产能”和农业领域“精准扶贫”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这两项工作的新闻报道不胜枚举,但是在多种新闻题材的多种角度中,找到“小切口”,讲好“大故事”,则是见功力的事情。

正在公示的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一等奖有两件作品——《人民日报》的《老郭脱贫记》和《山西日报》的《别了,白家庄矿》,这两篇文章分别聚焦工业去产能和农业精准扶贫这两个大话题,写作风格独特、叙事技巧娴熟,立足当下,饱含希望,寓意深远。

“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现。”好的新闻叙事能在有限的篇幅中既表现出对新闻加工的创造力,又能通过刻画人性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新闻故事化,对话、场景、细节的设置与选择至关重要

美国记者富兰克林曾获普利策新闻奖,他认为:“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显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来自田间地头的新闻报道,一向受到读者的欢迎,因为这样的文章有温度、接地气、讲实话。《老郭脱贫记》选择的“小切口”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贫困户老郭的故事,老郭的脱贫路与众不同,却具有代表性,同时又有着强烈的叙事趣味。记者敏锐地意识到这种“与众不同”,将老郭脱贫经历用洗练的文字鲜明地表现出来,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新闻气息。

文章用简短有力的直接引语营造故事的冲突性,带来文章情绪上的张力——

乡邻们忧心地说:“老郭脱贫——猴年马月的事!”

老郭的老伴儿着急了:“万一出不来苗,地黄收不着,麦子也毁了。”

“村支书一心为咱,能把你带到沟里?”老郭坚持己见。

老郭长出一口气:“心里石头落了地,我瘦了18斤。”

村支书郭祖良压力更大:“万一种不成,咋有脸见乡亲?”

文中类似的对话,充满不确定和质疑情绪,增强了受众对老郭脱贫故事的兴趣,通过先抑后扬、设置悬念、情绪转换,突出人物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与贫困抗争的努力,使受众有听故事的欲望,加强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文章用清晰具体的数字为老郭“算账”,也为当地扶贫情况“算账”,说服力强;用言简意赅的短句加快推进文章的节奏,使故事呈现流动、发展、递进的状态。文章的最后,用现在照亮未来,赋予故事一种充满希望的延伸感。

新闻内核越硬,故事的切入点越要“软”

相较而言,工业经济领域的报道是新闻报道方面的难点,难在核硬、面广、数据多、专业性强以及叙事角度有限、共鸣群体范围小等方面的难题。党报推出的重头稿件虽然内容充实、结构丰满、承载意义重大,但是往往面面俱到、点到为止,不能就某一主题在情感方面引起读者群体的广泛共鸣,舆论效果不佳。

2016年,我国全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年的工业经济工作重点是推进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山西是资源大省、工业大省,为扭转经济颓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山西坚决贯彻执行相关政策,在全国率先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年关闭25座煤矿,退出煤炭产能2325万吨,居全国第一。

在宏大的新闻背景之下,发生的归根到底是人的故事。关闭煤矿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人往哪里去,是其中的核心问题。2016年,当全年的去产能任务全部提前完成后,记者没有满足于仅仅完成报社布置的“大稿子”,几次前往关闭煤矿了解情况。在与煤矿工人采访接触过程中,记者有感于几代人的付出和贡献,敏锐地捕捉到一座80年老矿中,两对矿工父子这样的“典型煤矿的典型代表”。

写作中,记者精心选择通讯作为讲故事的载体,将历史和人物这两个重要元素设置为文章的呼应点,高度聚焦人与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将告别和新生作为连缀细节、情感等元素的叙事主线,通过将两对4个人具象的描绘以及动态的瞬间定格下来,使文章呈现出叙事元素的多样性以及一定的叙事强度和情感张力。

文章从具体时间和细微情节入手,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拉近了读者和故事主人公之间的距离——

12月21日凌晨4时,太原白家庄矿的祁彬茂从睡梦中醒来。他已不用早早起身赶往煤矿,但多年养成的习惯他一时还改不了。

上午8时,在白家庄矿300公里之外,柳林赵家庄矿的张彦和同事们陆续升井,换衣吃饭。当天是冬至,母亲专门给他捎来了饺子。

上午10时,天上飘起了雪花。祁彬茂走出白家庄矿二号井副井旁的检身房透透气。煤矿关闭后,53岁的他留下来看护停产的二号井。

为了增强故事的现场感、连贯性和完整性,记者极力淡化自身存在感,通篇采用细节描述加人物引语的写作手法,用镜头般的白描为读者还原一座历经80年风雨洗礼的煤矿及其具有代表性的矿工形象,歌颂了煤矿工人对家乡、对煤矿的热爱。

文章中,记者刻意保持了一种语言表达上的节奏和韵律美。文中3次出现“别了,白家庄矿”,起到了4个作用,一是呼应文章主题;二是分隔不同故事叙事区;三是层层递进,推动情感上的堆叠和释放;四是通过相同的文字的重复,构建了文章的节奏感,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两篇作品叙事风格不同,但都胜在朴素、简约,或快人快语,或娓娓道来,在人物的故事之下,展现出两大主题的核心风貌,既打动人心,又引发思考。因此,以这两篇作品为例,在找到了“小切口”这个“讲故事”的法宝之后,党报记者一定要在体裁、内容、方法等方面,持恒心、下功夫、勤思考、多积累,寻找创新的切入点,真正讲好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 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