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印务文化》正文
中国书店:一种传承 一份责任
2017-09-05 13:45:10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繁华的北京前门大街上人来人往,卖纪念品的商店、特色小吃摊林立在大街两侧。和其他老字号一样,几十年来,中国书店前门店见证了这条古老街道的变迁。

记者探访书店时,正值北京初秋的一个闷热的下雨天,避雨的人们在书店里驻足。雄浑大气的书法作品挂在书店的墙壁上,而下面的柜子却放着几个大小不一的地球仪和计算器。在这里,新书古籍混杂在一起,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汇,书店内外都呈现出这番光景。

自制周边产品繁多

记者看到,一个木制货架摆放在书店进门处,架子上放着小巧的碗、茶杯,还有各种精致的花器,每一位进门的读者都忍不住驻足把玩。在木架的对面是一个透明玻璃柜,和旁边五颜六色的小瓷器不同,素色的笔墨纸砚都规矩地躺在玻璃柜里,文房四宝的出现让书店立刻变得肃穆了不少。

书店一层的主要书柜都贴着墙,按照文学、推荐图书、畅销书、少儿图书的类别进行码放。在书店一层的中心放置了两个木柜,一个柜子上放着书店贩售的特色明信片、文具以及适合各年龄段临摹的书法字帖。另一个柜子上则展示了《北京胡同记忆》《皇城往事》等具有传统特色的书籍,还有连环画《红灯记》《龙虎风云记》等供读者翻看。书店值班的曹经理说:“虽然我们以经营古旧书为主,不过这里是商业街,读者大多是外地游客,他们时间精力有限,他们的目光还是放在畅销书和文化纪念品上的。”

书店里不时有外地口音冒出,原来是几位到书店里躲雨的游客在书店一层转悠。当记者走近时,来自南昌的周先生正拿着刚刚选好的明信片和小瓷碗到收银处排队结账,他告诉记者,他是带着孩子到北京旅游的,看到书店里面有玩具和纪念品,觉得很新颖、很有特色,孩子也喜欢,于是准备多买几套带回去送人。

服务紧扣古旧图书

记者拾级而上,发现书店二层又是另一番天地。这里不似一层的书籍整齐地排列,摆放的书籍都是部头较大的工具书,还有一些年代久远的藏书,有的书已经没有了封皮。据曹经理介绍,中国书店主要经营古旧书,但不是所有的旧书都会回收,书店回收的书都是有一定价值的图书。“每个人对旧书的标准不同,去年的书也能算作旧书,只要我们觉得有用有价值的就会回收。虽然从外表看起来这些书籍没有一层的图书那样夺人眼球,但却有更丰富的用途。”曹经理说道。

二层醒目的位置挂着一块写着“服务项目”的告示牌。上面的文字是这样写的:新书预订、缺书登记、流动供应、代包代邮、电话购书、网上购书、送书上门、上门收购、以书易书、代查代找、配套补缺、装订修补、代做书套。13个四字词语,简洁地概括了书店的服务内容。虽然很少人会上二楼来,但曹经理还是认为:“现在的实体书店讲究的是为读者创造一种独特的购书体验,之前我看过一篇文章,文章中写道,如果前几年实体书店不行,那是因为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几年里,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实体书店层出不穷,有的卖咖啡,有的卖特价书,还有的……但我们中国书店没有变,一直经营古旧书。”

北京高校教师魏启晋在其微信朋友圈分享道:“前门大街,天朗气清,阳光明媚,游人不多。中国书店一层角落里居然有一册《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且标价仅20元。拿书结账,收银员是个文静女孩,告诉我‘捞着了’。聊了几句,她是北京联合大学的毕业生,喜欢历史,读过作者陈旭麓的这本书,告诉我说,这是她读过最好的中国近代史著作。”

古旧书籍重放光芒

中国书店素来是一家集图书出版、发行、拍卖以及书画、艺术品销售等多元化经营方式于一身的综合文化企业。像曹经理说的那样,书店的目标客户是一部分特定的群体,他们其中的一部分对古旧图书却有实际用途,另一部分则只是拿来收藏之用。就像书店一层的畅销书只针对游客,这些古旧书则针对性更强。他介绍,虽然现在通过网上买书更方便,而且很多实体书店都走上了网络销售这条路,但一些书法作品和古籍是没有网络资源的。中国书店所回收的都是专业性较强或是比较“小众”的古旧图书,就是那些读者买不到的新书或者现在不出版的图书,读者需要查资料在其他地方找不到,只能通过旧书获取需要的知识。曹经理总结,古旧图书的主要用途就在于“循环使用”。

曹经理表示,经营古旧图书就是一种“文化传承”。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书店在回收古旧书的同时,先后整理出版了1000多种各类古籍介绍、研究传统文化的图书。不管是书店的氛围,还是布置摆设,抑或是书店本身,无一不显示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的交融。

雨停了,游客逐渐散去。书店内还是有几名读者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久久不肯离去。记者走出书店,天朗气清,书店古香古色的匾额被这场雨重新洗净擦亮了,就像那些古旧书籍被中国书店重新整理出版之后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几十年如一日,中国书店的招牌依旧在前门大街上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 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