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印务文化》正文
“小众艺术”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6-07-26 07:56:56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报

“家中无字画,不是乌海人”。初到乌海市,记者就听到了这样的介绍。据说,在这座中国书法城的地界上,不论是餐饮住宿娱乐,还是探亲访友,书画作为一种馈赠礼品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以项目为抓手,建特色文化综合体

作为一座工业新城,乌海的文化产业,特别是书法产业发展迅速。2013年以来,乌海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书法五进”为抓手,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所谓“书法五进”,就是指以“书法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等基层书法文化活动为基础,整合全市各类书法人才、设施资源,以点带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据了解,乌海市自创建“书法五进”项目以来,依托原有阵地资源,建成标准化书法基地54个、书法活动室80个,惠及10万常年习练者和不断增加的书法爱好者。为各基地、活动室配备书法用书2340册、毛笔927支、投影设备34套;利用4所“兰亭学校”、10所国家级写字实验示范学校开展校园书法教育、书法习练活动;全市67个社区文化室中80%以上设有书画室;各军营实现书法活动室全覆盖;新建成的7.6万平方米的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和20.82万平方米的书法广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集书画展览收藏、书画普及、产业运营、学术研究交流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

坚持“政府主导,三区为主,部门协作”的原则,乌海市建立了书画院、书法协会、书法教师、书法志愿者“四位一体”的书法人才队伍。

此外,在利用媒体服务上,乌海市创办了中国书法城网站与微信服务平台,免费开通中央数字书画频道,利用新媒体手段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刊物《大众书法》的创办也填补了自治区没有书法艺术期刊的空白。

以制度为保障,扩大书法影响力

自“书法五进”项目创建以来,乌海市先后出台了《乌海市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书法五进”示范基地考核管理办法》《乌海市群众文化奖励办法(试行)》等30多个政策性文件,有效指导和促进了项目创建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各书法基地、活动室每周免费开放达45小时,年接待群众开展活动200多万人次,每年累计开展各类展赛、培训300余次。

以中国书法城为背景,以“书法五进”创建为抓手,乌海市打造了“书法万里行”“书法艺术节”、“书法产业博览会”等地域特色鲜明的书法文化品牌,扩大了“中国书法城·乌海”的影响力。近年来,在全国各类书法展赛中,乌海书法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的有100余件、省部级奖项的有450余件,占到自治区获奖总数的一半以上;乌海市海南区“书法进社区”被自治区文联列为“一旗一品”文化品牌;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获全国书法教育“百强学校”称号。

以效果为模板,开启文化示范效应

“书法五进”项目创建3年来,取得了多方面的示范效应。在建设模式上,学校、机关文化活动场所错时对社会开放,创新了项目建设模式、整合了文化资源、提高了公共文化场所的利用率;在服务方式上,“书法五进”工作模式使得受众划分更为精细,便于“按需提供文化服务”;推动了由单一阵地服务向“阵地+流动+新媒体”服务转变;服务方式从“单一供给”向“多元供给”“交互供给”转变,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壮大了人才队伍,增加和集聚了更多书法文化资源;在城市建设上,把书法文化融入城市建设已成为乌海市书法文化发展的一大特色,在城市建筑、街道路牌、商业牌匾、加油站等各类设施中融入书法文化元素,以此彰显城市书法文化特色,让市民在休闲放松的同时,感受书法艺术魅力。此外,7届书法艺术节、4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也让乌海国际书法博览会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知名文化活动品牌,带动了产业发展,扩大了城市文化影响力。

文化元素已融入城市之中,书法已成为乌海人的精神支柱,这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经过近40年的转型发展,“煤城印象”正悄然被“文化之市”所取代,书法也从小众艺术逐渐走入更多人的生活中。

责任编辑: 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