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报纸印刷总量、出版种类以及印刷版面都在减少。雪上加霜的是,最近新闻纸价格上涨,报纸广告投放量下滑,加剧了报纸印刷量的萎缩。为了应对压力,报纸印刷企业应该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向管理要效益,千方百计降成本。
印刷企业的成本主要包括人力、设备、耗材、水电气等,其中耗材使用是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而纸张节约管理则是节约工作的主要侧重点。本文将介绍以下纸张节约过程中可采取的措施。图一是纸张在印刷成品前的流通路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浪费,所以,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各环节的浪费,节约用纸。
供货商到报社仓库为第一环节,主要控制纸张质量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报社仓库到车间现场为第二环节,主要控制存储损耗和搬运过程的损耗。车间现场到生产过程为第三环节,主要控制去除外包装和解除筒塞过程中的损耗。印刷过程到报纸成品为第四环节,主要控制筒芯大小、扒皮厚度、废品率和运输损耗。报纸生产全过程中的纸张管理就是控制以上四个环节,减少每一环节浪费,增加成品率,提高经济效益。
第一环节:供货厂家到仓库采购部门根据印刷实际需求采购相应规格的纸张。厂家供货到达仓库,收货时,供应部门要做好纸卷的质量检验,对纸卷的品牌、等级、规格、外包装、纸芯规格等都要做严格的抽样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新闻纸属于大宗货物,生产运输需要一定的周期,每年的价格波动也很大,所以应根据价格适时订购纸张并储存,以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环节:仓库到现场仓管人员根据印刷需求,每天将纸张按规格要求送达指定地点。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卷筒纸极易受到磕碰,在运输车上易造成硬物损伤,故应制订严格的纸张移库操作规范,叉车操作需小心轻放,并检查运输车辆上是否有石子、螺丝等异物,清扫印刷现场,最大限度地减少搬运过程中包装损坏、边角破损、磕伤及杠伤。由于纸张在印刷过程中要受到一定的张力,任何细微的损伤都可能造成断纸,影响生产并造成原材料和人力的浪费,因此搬运环境应尽可能做到完美。
第三环节:现场到生产这一环节即报纸印刷环节,也是纸张节约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产生的废纸主要由白破(卷筒纸的最外面几圈)、筒芯(卷筒纸的最里面几圈)、穿纸废报、开机白报、开机废报组成。控制好每一个废报产生点,就可以把这一过程控制好。白破的多少与纸厂操作和印刷企业看纸员操作习惯有很大关系。可以通过采购部门和纸厂联系,请纸厂不使用胶水,尽量采用胶带封口,因为新闻纸的涂胶量如控制不好,会渗透多层纸张,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外,看纸员挑掉3层纸还是6层纸,区别很大,以770mm、45g/㎡为例,3层纸的重量约为0.65kg,以每年使用5万卷新闻纸计,共约32.5t,约合16.25万元。筒芯上留的白纸多少,也对节纸影响很大。白纸留的越少越好,这主要跟设备的设定有关,瑞士维发机的筒芯直径125mm;北人机和纸架有关系,110mm至140mm不等;德国罗兰78机115mm。以770mm、45g/㎡新闻纸为例,筒芯直径110mm时废纸为0.42kg,筒芯直径140mm时废纸为4.08kg,每卷纸可以节约3.52kg,以每年用5万卷新闻纸计算,可节约176t纸,按5000元/t计,可节约88万元。穿纸废报,每条纸路长度约20m,穿一次纸,一条纸路0.7kg,约合3.5元。每次意外断纸偶会造成时效和成本损失,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断纸,这就要求看纸员有极强的责任心,并且有相应合理制度来保证。开机白报,是在印刷机合压前所走的纸,这在设备装机时已经调试好,一般是一个固定值,基本没有办法改变。开机废报是印刷机合压后到印出合格报纸前的纸张,这一环节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设备保养、员工良好的技术操作规范与熟练程度来减少废报产生。
合理有效的节纸激励制度,是减少废报的有力保障。为了统计和管理纸张,可以通过开发管理软件、管理系统、操作规范和制度来配合激励制度运动,发挥和提高所有员工的节纸能动性,为节约成本作出积极贡献。
第四环节:生产到发行发行环节指报纸运输投递过程,这一过程的损耗控制也相当重要,针对这一过程制订相应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标准化作业,可以有效节约纸张。综上,控制好以上四个环节,就能在报纸生产的整个流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纸张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