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印企管理》正文
管理进步关键在领导,也需集思广益
2016-05-02 09:50:38  来源: 科印网

尽管我赞同:转型期,选择比勤奋更重要。因为选对了方向,事半功倍;反之,啻是随波逐流,难逃供需失衡前提下落后的被无情淘汰的魔咒。但我同样赞同:在企业还没有看清楚下一步发展方向前,完全应该在加强管理、苦练内功上下功夫,因为这同样可以提升企业的效益,帮助企业应对相对严峻的生存环境。

尤如奥运口号所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管理上同样如此,一个在各方面似乎都已经做得相当不错的单位依然有着提升的空间,依然需要引进新的管理理念,依然可以从兄弟企业学到可供改进工作的经验,这就像一条含水量已经不高、在感觉上已经很是干燥的毛巾在加大外力的作用下仍有可能被挤出水分一样。

管理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有思想的人,他们存在着从理念到能力、从执行力到职业精神的诸多差别,改变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让现有的管理水准更上一层,这包括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形成团队合力,……。满足,永远是阻碍管理进步的最大障碍。

盈利是企业存在的目的,提升管理水准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存活于社会的意义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赢利,就是让投资得到回报,让小钱生大钱,获取更多的利润。自然,这并不否认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那影响企业获取更多利润的原因是什么?市场定位不准;产品不被消费者所喜爱;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生产成本高企;员工素质不高;……或许,还可以找出许多,但无论哪一条,都属于管理不到位。提升管理水准永远是企业提高竞争力、争取更多利润的正确之道。

回顾改革开放后国内企业迅速发展成长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企业管理水准不断提升的过程。

在起步阶段,除了国有企业有着规范但效率不算太高的管理制度外,不少“出身于社会最底层,而又精于算计的人”(作家梁晓声在《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中的描述)抓住机遇开办起属于自己的工厂,基本上都缺乏完善的管理,当时他们能挣钱凭的是经济向上的良好时机,是人脉,有些甚至是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以钱铺路,对此,梁作家称之为“无序的阶段”,在那个阶段,“机会最多,最富有喜剧色彩,最乐于慷慨地将机会给某些智商并不怎么高的头脑”。渐渐地这个阶段“作为一页翻过去了”,整个社会进入了“有序的成熟的商业时代”,在这个“恰恰非是慷慨大方的,而是惜金如命,极端小气的”阶段,企业再要挣钱就必须得依靠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于是,不少有追求的企业家,甚至是民营企业家都愿意出资研读工商管理,接受专业培训,把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浅层次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在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也就有了愿意掏钱参加ISO等各种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认证的积极性,有了精细管理、5S管理等崭新的管理理念,那些走在最前列的企业就成为最早尝试着把企业资源计划(ERP)运用于管理的单位。

如果说上面那段过程主要反映的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前,那在危机爆发后企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企业对管理工作的要求显然就更高,牵涉到企业对市场的重新定位,提升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对接互联网,利用大数据为企业的拓展和管理服务。

所以,对企业来说,管理永无止境,是一个与时俱进、与企业现状相对称的过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即便是管理工作做得相当不错的企业也有着进一步提高的必要与空间。唯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让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才能通过不断提升管理水准消化新增的成本,赢得企业所渴望的更多利润。

管理进步关键在领导,但也需要集思广益

《现代汉语词典》给管理下的定义有3点:“1、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2、保管和料理;3、照管并约束。”由此可见,管理是一个有责任但属于弹性很大的工作。管理者可以凭着责任心以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为满足,也可以以敬业的态度对自己负责的工作精益求精,在已经确保工作按要求完成的前提下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在经济形势低迷、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面临的是困难,但有些企业却能脱颖而出,逆势增长,这里反映出的就是由管理带来的胜于他人的产品设计、生产效率、优质服务、……。

著名的美国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说过一句话:“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事实就是这样!企业主要领导的思想高度决定着企业管理工作所能达到的程度,他对工作有追求,企业工作就能在现有基础上向上提升,相反,如果他满足于现状,自我陶醉或者得过且过,自然也就很难要求工作更上一层。

万捷带领的雅昌文化集团无疑是国内印刷圈中最有追求的企业之一,他率先完成了企业的市场重新定位,由历史上的“以印刷为中心”转为“以文化创意服务为中心”;由以印刷生产为主业转向以“艺术为人民服务”为企业存世的宗旨;以线下承接业务、销售产品走到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由国内艺术品印刷第一品牌走到瞄准国际大艺术博物馆,立志要为世界顶尖艺术品的复制、传播提供服务。万捷的追求鞭策着企业不断地进步,向着更高的奋斗目标攀登。

毫无疑问,雅昌今日对事业的追求首先来自于万捷这位当家人,但显然这又不是他一个人的努力结果,是企业内外无数专家集思广益,把理想与企业现状相结合的结果。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如果因为自己位高权重就以为自己的智慧一定高于他人,那显然就抑制了事业的进步,因为有这种观念的人缺乏蹲下身来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耐心,更多的是唯我独尊,完全可能因为领导人稍显狭隘的思想影响到企业下一步的发展。

强调领导思想对企业进步起决定性作用与要求领导虚心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这两者并不矛盾,要求的是有追求的领导在集中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看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引领企业向前进步。

制度不落到实处,管理就难以转化为效益

在管理上有着不懈追求是为了企业的进步,确保既有规章制度在企业不折不扣的执行是能否把管理化为效益的前提。说实话,在不少企业有些章程、规定就是仅停留在纸面而没能落实到员工的行动中,特别是制定制度的领导带头违反规章,那好端端的制度就更显得颇为无奈,最终成为纯粹骗人骗己的摆设,这既影响着企业管理水准的提高,也影响着企业的对外形象。

基本的作息时间是企业最基础的规章制度,是纪律的反映,也是确保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但在不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员工们上下班打卡有着严格要求,对自己则放任自流,。至于印刷厂要求员工不在工作场所抽烟也已经成为最普遍的要求,但有些经营者往往对此熟视无睹,无所顾忌地在办公场所抽烟。特别是那些家族式企业,相关制度的主管部门对在同一厂子里工作的企业主的七大姑八大姨更是纪律执行不得,处罚使唤不得,又如何按要求去管理企业!在经营者看来,或许这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员工对老板及其亲属的违纪自然也无可奈何,但己不正又何以正人!企业主在员工心目中失去了爱厂敬业的形象,员工们也就难免千方百计地变着法子来对抗制度约束。这样的企业自然就谈不上市场竞争力。

在执行企业的作息制度上如此,在执行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上同样如此。所有人都知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那控制产品质量究竟靠什么?靠完工后的检查,这已经不符合ISO9000强调过程管理的理念,把控质量最为关键的当然是处于生产一线的员工。但是,如果光有落在纸上的贯标条文而缺乏员工的认真贯彻,那质量管理就难免悬空,缺乏基础。对于环境管理、健康管理等种种即便是需要通过第三方认证的管理标准,只要没有让之所以要执行这些标准的目的深入到每个员工的人心,把这当作是企业安生立命的必要条件,那在贯彻中就有可能被束之高阁或至少是效果大打折扣,当然也就难说为企业带来效益。

ERP是整合企业现有资源,加强管理的重器,时至今日,不乏有把ERP用得得心应手,让顾客感到方便,为企业带来竞争力与经济效益的单位,但更多的可能还是停留于基础管理,用电脑代替手工作业,即便是这样,ERP也有着减少统计人员,及时反映生产现状的贡献,但如果能够不断地提升ERP的运作能力,运用ERP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ERP加强成本控制与应收帐款管理,运用ERP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那作用势必更大。但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有领导的决心与贯彻的意志,因为任何一点改变都可能带来员工的不适应,都会有执行中的反弹与抵制,没有领导人的坚定不移就难有ERP应用于管理为企业带来越来越大的便利与效益。

加强管理,提高效益,这不是一句空话,在市场下滑,经济相对萧条的时分,企业间的比试说到底就是理念、管理、质量、效益,在这里,不可落到实处的条文、规章都将是空话,惟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到实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体现出企业的真正优势所在。

满足是影响企业管理进步的主因,领导是关键,员工应同心同德

船行海上,车行路上,方向的正确,速度的快慢全在船长、驾驶员的身上,那企业进步的快慢关键自然也在领导的身上,投资人有追求,职业经理人有追求,企业就能不断地改变、进步,即便每次迈出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久而久之企业获得的进步就是一大步,即便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偏差也完全可以很快地发现问题,加以纠正。反之,倘若领导满足于现状,或者纠结于改变可能带来的震荡,那企业的工作就只有在原地踏步甚至是不进反退。毋庸置疑,领导是关乎企业管理能否继续进步的主因。

领导要负起推动企业管理不断进步的责任,关键是要清晰洞察企业管理现存的问题,要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与发展方向,要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员工对于改革带来变动的承受能力,……。

对企业现状的清晰判断是领导决定提升管理方案的基础。任何改变都需要从企业实际出发,不切实际地照搬书本或是照搬成功企业的方案都有可能带来问题。应着一句老话:饭只能一口一口吃。企业管理的进步也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提升,超出实际承受能力,好高骛远只能是欲速不达。

提升管理的目的只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力与经济效益,这里首先要求的是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与发展方向。因为,任何变革不能让客户得到方便与愉悦,消费者就不会买账。在现时,管理的新理念众多,唯有适合自己企业的才是最好的,否则,徒有理念而不能把理念转化为对自己企业有用的方法,再好的理念也等于是虚设。

提升企业管理水准还得从企业人力资源的实际积累出发。缺乏懂得IT人才要去搞网上开发经营与管理就很难,同样,在一线工作的员工如果大都不懂得使用电脑,要推行ERP管理也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再则,企业管理面对的是人,任何新制度的推出都得考虑到员工的实际承受能力,即便是针对企业现实状况的改革,在员工没有充分理解与接受之前,应该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待大部分员工理解与接受后再予推行,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落到实处。

企业管理水准的提升除了需要领导的领先意识外,还需要员工在理解基础上的配合,没有员工与企业间的同心同德,即便是好方案也未必一定能结出丰硕果实。

在我国大陆,劳动只是为了养家糊口的观念很深,加之,急功近利的思想也一定程度地左右着员工的行为。相对而言,我们员工的职业精神不如发达国家。盖洛普公司曾经公布过一个全球雇员对工作投入程度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员工敬业的比例为13%,中国是6%,另有68%的员工处于从业状态,更有26%的员工处于怠工状态。或许我们对这一比例会有质疑,或许经过这几年的改进,我们国家这方面的状况有所改善,但这一数据至少告诉我们,管理就是要改变这些不如人意的方方面面。就如刊登这一调查报告的文章所说:“一份职业,如果仅仅被从业者看做是谋生的饭碗,他的创造性是难以被激发出来的。没有创造,这恐怕只能是保证最基本的从业状态。”而改变员工的这一理念可能需要经营者花费很多很多的精力。

管理就是登山,管理永无止境。任何企业,特别是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企业都需要认真审视企业的现状,从实际出发制订出符合企业新要求的管理理念与相应规定。事在人为,唯有努力才存在成功可能,反之,停留在对市场现状的叹息或是对兄弟单位取得成绩的感慨中都于事无补,都解决不了自身企业的任何问题。印刷企业的领导与员工们,为了自己企业更为光辉灿烂的明天,围绕提升企业管理水准踏踏实实地努力工作吧!

 

责任编辑: 海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