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印务要闻》正文
新华社印务:转型升级 事在人为
2017-12-05 16:01:24  来源: 《印刷技术》

各印刷企业的条件和情况不同,但面临的市场和改革的内容却是相同的。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需要企业从各自的实际出发调整步伐,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新华社印务有限责任公司针对传统印刷业不景气、报纸印量断崖式下滑的实际,积极实施转型升级战略,进行公司化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延伸产业链,多元化发展,开拓创新,励精图治,企业经营收入连续6年逆势增长,去年经营总收入同比增长1.3倍,年承担退休职工补助费2200多万元、实现利税5000多万元,一次上交新华社利润12亿多元,老企业焕发了新春。今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势头

老企业碰到了新困难

新华社印务公司的前身是新华社印刷厂,历史悠久。上世纪30年代就在中央苏区瑞金油印新华社的前身——红中社出版的《红色中华报》,延安时期隶属于中央印刷厂,19478月在西柏坡才分灶独立建厂,至今已成立70周年。1949年随中央进京时,第一任新闻出版署署长廖承志就是乘坐新华社印刷厂的汽车“赴京赶考”的。

新华社印务前身中央印刷厂1931年12月11日的《红色中华》报创刊号

这样一个充满红色基因的老企业,在大数据时代受到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企业过去长期以“印报独大”的产业结构,受纸质媒体衰落的冲击最大。2010年,企业的总收入由2007年的1.47亿元下滑到了9000多万元,有360多名正式职工、近200名退休职工要养活,经营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作为社会公认的报纸印刷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报纸印刷连年断崖式下降,由2010年每日印量4000令,下滑到了2017年上半年的每日2000令,报纸印刷设备闲置,大量报纸印能没了用武之地。号称各类印刷设备有300多台,但大多是几十年需淘汰的旧机器。发展商务印刷又地处北京市二环路以内,不能使用天然气,早已错过机遇。另起炉灶干别的,又缺技术少人才。

最令人头痛的是,企业包袱重,职工原来都是事业编制身份,退休职工都享受事业职工的同等待遇,工资福利和生产成本的增长与企业收入的下滑反差极大,比例严重失调,企业经营压力到了极限。

此外,我公司还面临人员老化,人才和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老职工大批退休,企业经营能力与管理水平不高,运营成本过高,创新能力不足,经营体制不顺,经营环境欠佳,职工的成本意识、节约意识和效益观念不强,管理人员缺乏岗位责任制,奖惩机制不健全,存在慵懒散、不思进取、人浮于事的现象等种种难题。让这样一个企业起死回生,真是压力山大。

新华社印务报纸印刷设备

二、转型升级谋发展

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困难只能依靠改革来克服。2011年,组织上把这家企业脱困的担子压在了我身上。为使老企业焕发新的生机,经过调查研究,我带领干部职工迎难而上,深化企业改革,实施转型升级战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开拓进取,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谋求企业的新生。

——积极调整印刷产业结构,开拓社会市场,巩固了印刷主业。作为新华社的直属企业,牢固树立为新华社宣传报道主体业务服务的思想,增强为社办报刊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这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是淘汰落后产能,淘汰4台报纸印刷轮转机,一次减少报纸印能60万份。主动停印了一批效益差,甚至亏损印刷的报纸,承接了《新京报》《双语报》《大公报》《文汇报》等一批新报纸,提高了效益;二是利用现有设备和人力,拓展期刊印刷,新增了《中办通讯》《半月谈》《新闻业务》等期刊印刷,弥补报纸印量下降缺口;三是积极开展零活印刷,开办门脸店,承揽社会零活。几年来,虽然报纸印量逐年下降,但期刊和文件、零活印刷成倍增长,印刷主营业务收入连年保持稳中有增。

新华社印务书刊胶订生产线

——进行公司化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企业管理20129月企业改制为新华社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和健全了公司经营生产体制机制。建立了董事会章程、总经理责任制和中层管理人员考核任免奖惩制度、职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实施精细化管理,新制订和修改规章制度上百项,强化了岗位责任管理,建立了有效的职工考核管理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

——下功夫整合印务资源,延伸产业链,多元化发展,培育起新的支柱产业。多方探索发展新路。一是整合公司内部资源,合并部门和车间,压缩生产和办公面积,出售闲置过时设备,盘活公司现有房产资源。共腾出并出租了7000多平米的房产,年增加租金和物业收入2500万元,为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渡期提供了收入保障。二是整合新华社印务资源,代理经营了新华社密件纸张和《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经济参考报》等社办报刊,以及一些社会报刊新闻纸的采购配送,去年印刷物流税后收入增长2亿多元。三是发展新闻纸仓储和运输业,培育以印刷耗材、印刷设备销售和配送为主的物流业,由第二产业进入新兴的第三产业。在北京朝阳区建立了双桥纸库,购置了一批运输车辆,具备了北京市内24小时全天候货物配送能力,迅速发展。今年,代理经营配送的新闻纸、文化纸数量持续增长。

——发挥企业优势,做强密件印刷,培育拳头产品。发挥公司是国家密件印刷定点生产企业优势,拓展密件印制市场。对公司密件印刷进行大规模标准化改型,对密件印制设备进行更新换代,由传统印刷升级为数码印刷,由黑白印刷升级为彩色印刷,并将密件校对和制作阵地前移,确保了密件印刷质量与时效,增强了密件印制保障能力。涉足电子复制业,发展了文件复制业务。利用公司取得的北京市政府、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资质,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承印了中办、中纪委、发改委,以及国台办等一些部委的文件,承印党的十八大文件等,密件印刷收入比过去增长了几倍。

——建设新华社印务网站,向新媒体融合发展。2012年兴办了新华社印务网,使传统印刷企业渗透到了新媒体行业。经多次升级改版,新华社印务网成为集印务新闻信息发布、企业形象展示、广告经营、印务设备和耗材经营为一体的产业集合体,浏览量已达1200多万人次,成为业内影响力较大的专业网站,广告收入逐年增长,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企业下一步开展电子商务经营、网络印刷和发展物联网业务等奠定了基础。

——发展清洁生产和绿色印刷,推行质量和环境认证,全面完成环保治理。重视打基础、练内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公司投资上千万元,大力开展绿色印刷,实施清洁生产,先后完成了清洁生产的一次、二次审核和绿色印刷认证,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年度监督复审,以及向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的转版,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开展了ERP数字管理项目。还积极更新环保设施,全面完成了公司印刷废水、废液、废气的治理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的环保问题,为改善经营环境、提升经营生产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快技术进步,积极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由传统印刷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的转型升级。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开展产业升级和设备更新,购置了6CTP制版机和免冲洗制版机,还拥有两台独一无二的纳米制版机,淘汰了人工制版工艺;新购置了5台高速生产型数码印刷机,做大了数码印刷新业务;购置了1台海德堡速霸四色印刷机、3台高斯彩色书刊轮转机,发展了书刊印刷业务;更新了5条骑马钉装订线,新增了2条胶订生产线,书刊装订能力大为提高。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开展印刷和环保科研工作,提高了企业的科技水平与科研能力,取得20多项技术专利和两项发明,已申报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还瞄准世界印刷先进水平和一流技术,与日本考斯慕株式会社联合开展的用光触媒处理水替代报纸印刷轮转机润版液的环保设备研发试验,已获得国家专利技术,由我公司独家代理推向国内市场。公司还与中科院中科纳新印刷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纳米绿色印刷技术开发及推广”项目,正在承担中科院纳米报轮印刷机制版机和版材、彩色书刊纳米制版机和板材的中试工作,以及纳米轻型印刷版材的联合试制工作,均已取得重大进展。

——积极开展资产运营和企业兼并工作。开展了对双桥纸库库容扩建工作的调研和规划,已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待报批。积极对新华社浙江分社印刷厂进行了考察论证,经总社批准已于今年初代管了新华社浙江分社印刷厂,上半年已经取得良好效益。

经过6年的努力,公司战略转型目标初步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延伸产业链、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已经达到,呈现出喜人的轮廓:产业横向往期刊书籍、文件、零活、电子复制业方向延伸,纵向往印刷耗材和设备经营、物流运输方向商业化发展,还在印务网站、印刷科研、高新技术企业等多元化经营方面取得进展。目前,公司在职职工减少到260多名,退休职工增加到280多名,人均经营收入增长了4倍多,人均劳动生产效益率大为提高。2016年,公司经营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新闻纸和物流经营收入同比增长9倍多,占总收入的64%;印刷收入稳定增长,占比由过去的100%下降到30%,房租、物业和广告收入2500多万元,保持稳定,约占总收入的6%。过去“印报独大”的产业结构已经彻底改观。公司2014年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

三、加强企业党建,做好政治思想政治工作,为改革和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新华社印务公司有重视政治思想工作的传统。公司党一直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企业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一手抓企业的战略转型和经营管理,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确保了公司各项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推进。

认真履行抓基层党建主体责任,把企业党建工作与公司经营生产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从严治党、从严治企任务落到实处,认真发挥企业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分析、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制度,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引导党员管理干部深入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认真贯彻党章、切实维护党章。发挥公司理论中心组引领示范作用和党员管理干部表率作用,以支部为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切实关心老党员和困难职工,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春节、“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为他们送去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在公司深入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每年都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重视和加强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公司职工参观新华社社史展览,倡导大家读《新华社英烈传》,开展社史教育、厂史教育,要求职工牢记企业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不忘初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干部职工大力发扬新华社优良传统和“新华精神”,改进服务、强化印务保障工作。要求干部职工切实端正服务态度,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着力解决敷衍塞责、懒散懈怠、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等不良风气,确保提供优质服务,公司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职工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前不久,公司连续收到香港大公文汇报业集团、参考消息报社、前进报的多封表扬信。2014年公司获新华社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切实改进了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公司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带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加大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和分类指导和廉洁从业的风险防控。坚持把党风廉政工作与经营生产工作一起安排落实,一起检查督导,让纪检监察工作贯穿到经营生产活动的始终,把教育、监督和惩处有机统一起来。班子成员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带头遵纪守法,认真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规定,坚持“三重一大”事项充分论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设备更新、原材料购买、废旧耗材处理一律公开招标或议标,坚持层层把关、“一支笔” 审批的财务制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全体职工的节约意识不断增强。狠抓综合检查和督查落实,为企业加快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切实关心职工生活。近年来公司职工收入增长了一倍多,还按政策提高了职工“五险一金”的上交比例,落实了职工休假、健康体检、劳动保护等政策,关心帮助特殊岗位、困难职工,积极妥善解决了一些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切实改善了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使职工安居乐业,工作有尊严,生活幸福感明显增强。加强对企业工青妇等群团工作的领导,发挥了工青妇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了和谐企业建设。

公司曾圆满完成过党的十八大会议简报的印制工作,受到中办秘书局的好评,收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感谢信。2014年北京市、全国印刷协会举办的印刷技能大赛,公司青年职工付勇和赵兴旺同志获“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高级技术能手”称号,付勇还夺得平板印刷工“印刷状元”称号,公司承印的《新华每日电讯》在全国报业印刷质量检测中连年获“精品级报纸”。2015年公司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首都文明单位”称号。

四、“二次创业”开新篇

新华社印务公司的经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新形势下,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市场瞬息万变,不能故步自封,盲目骄傲自满,要增强忧患意识。为此,公司今年提出要以“二次创业”的精神抓好今后的经营工作。

主要是本着建设国内一流印刷企业的目标,全面优化事业发展布局,做强报纸、书刊、文件、密件印刷和网络印刷,发展复制业务和印刷新技术中试工作,并迅速向印刷耗材经营、物流业、印务经济信息服务、印务网络商务和网络广告拓展,形成印刷主业与各延伸业务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立体覆盖、集团化经营新格局,进一步提高经营创收能力,建成印刷主业突出,物流运输、物业管理、商务网站多业并举的国内百强综合性印刷企业。

1 增强创新意识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增长新动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经营理念、经营内容、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生产工艺、实施手段,强化能力建设,抢抓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赢得企业发展主动权。创新经营能力,提升企业的实力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和发展系列印刷、耗材经营、物流配送、租赁物业、网络经营“五子登科”的经营结构,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 突出经营意识

从管理人员到一线职工都要树立经营全覆盖的理念,把经营意识贯穿于揽活、生产、耗材、管理、运输、人才、设备物资、对外交往等方方面面,凡事讲经营,向经营要效益,依靠经营降成本、出效率,在经营中求发展、谋突破,推动企业经营事业提质增效。

3 增强市场意识

树立起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道路。加大印务市场研究力度和营销力度,强化并重构公司的市场营销体系,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大力开拓社会印务市场。积极介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领域,利用好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政府采购资质,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印刷领域和范围,最大限度地赢得市场。利用公司所处的地理优势,在报刊、文件、书籍印刷方面努力拓展空间。

4 树立服务意识

牢固树立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思想,提高印务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下功夫巩固和做强报刊印刷业务和新闻纸经营业务。积极应对纸质媒体不断下滑、报纸印量波动较大的严峻形势,练好内功,用优质服务巩固市场、开拓市场、赢得市场。

5 增强管理意识,推动公司事业科学发展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推行精细化管理,强化企业管理。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公司经营生产的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公司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实施精细化管理,继续整合公司各类资源,改进了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建立有效的员工考核管理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强化岗位聘任管理,明确岗位的职责,调节好收入分配政策,有效地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作者:新华社印务公司董事长 吴国清

责任编辑: 海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