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高教印务公司:挺拔主业专且精
2019-10-07 21:29:59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政治任务的完成不仅限于中小学教材,大中专教材同样要圆满出版发行,这是我们光荣的使命和职责。”说起这番话时,高教社(天津)印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教印务公司)总经理冯书强正与该公司的员工一起,为今年大中专院校秋季学期教材印制而“火力全开”。

 

  与全国国有印刷企业联盟中的“新华系”印企不同,高教印务公司“背靠”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前大中专教材印制业务占据其业务总量的80%以上。冯书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教印务公司挺拔主业,紧跟市场变化,希冀建成具有一流设备、一流品质、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现代化印刷企业。

 

 

  高教印务公司为今年大中专院校秋季学期教材印制“火力全开”。

 

  借东风 在改革中提升管理效能

  “1988年建厂,1991年正式投产,2012年转企改制……”寥寥数语,冯书强以标志性的年份向记者描绘了高教印务公司自其前身高等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天津)一路改革而来的历程。

 

  得益于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的组建及股份公司的成立,作为高教社下属全资子公司的高教印务公司,在高教社的全力支持下,彼时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从原有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改为国有独资公司,2012年7月5日,高教印务公司顺利完成了公司制改造,产权清晰、责权明确。

 

  冯书强说,当时的高教印务公司充分利用其母公司高教社所拥有的丰富印刷资源,让改制后公司的技术设备、人力资源、经营管理团队的能量继续有效释放,在快速发展中做强做大。

 

  能量的持续释放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冯书强介绍说,近年来,在历届公司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高教印务公司不断强化管理,将制度执行落到实处。如多次根据内部管理的需求调整机构、精简岗位,将职能相近的岗位和部室予以合并,管理系统重新整合成6个部门,将原来的5个车间整合成2个车间。同时对中层管理人员实行目标责任制,做到责任层层落实、措施步步到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高教印务公司早在改制前就开始尝试信息化管理。2004年即开始使用ERP系统进行生产管理,并于2012年进行升级改造,在生产管理的基础上,增加财务、人力资源、业务、车间作业、物供、设备等管理模块,以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冯书强说,这让高教印务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够在一个稳定、安全、集成的管理信息平台上进行,大大增强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

 

  向管理要效益的成效显现,产值产量翻了数番,印装综合实力有了较大提高。冯书强以具体数字来佐证:“目前我们印刷的年均生产能力可达50多万令纸,其中彩色印刷能力达到80多万色令;图书装订能力可达到1400万册。”

 

  稳主业 软硬兼施保障教材印制

  一直以来,高教印务公司都坚持以出版物印刷为主的经营策略,在为高教社服务的同时,为京津两地近20家图书出版单位提供服务,承接图书、杂志、高档画册、产品说明书等印制业务。其中,教材印刷以完成大中专教材印制任务为主,占主营业务80%以上。

 

  “作为教材印制企业,我们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冯书强告诉记者,每到春秋两季大中专教材的印制高峰期,高教印务公司的全体员工都会注重细节管控,紧抓每一小时的效率、每一机台的效能、每一本产品的质量,以保质保量完成教材印制任务。

 

  在教材印制工作中,高教印务公司科学安排、合理调度,并实行倒排工期制度,统筹教材印制,着重抓产能目标和技术质量标准。在印刷、装订环节,挑选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员工以及设备好的机台,定岗定员定计划进行生产。

 

  “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了有力保障。”冯书强介绍说,自2001年开始,高教印务公司就通过了一系列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并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之一。其品控的成效从获得的荣誉中可见一斑——高教印务公司连续多年参加中华印制大奖的评选,获得4次优秀奖、2次铜奖;其印制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卷》一书还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印刷复制奖提名奖。

 

  为使印品质量保持稳定,除了在管理上下功夫,高教印务公司还不断投入硬件做保障。冯书强向记者介绍,完全依靠自筹资金,目前高教印务公司已将大部分设备更新,累计投入达3000多万元。如先后引进3台进口四色机,淘汰消耗过大的老旧四色机;购买2台双色双面印刷机,使双色活件一次印刷完成。同时还根据生产需要,增加1条胶订联动线解决班次问题,保持胶订两条线生产,确保教材高峰期满足客户的要求。

 

 

高教印务公司注重对人才的管理和培养。

 

  强人才 细化考核打造专业队伍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强人才就是强实力。”冯书强颇以为然。他认为,高教印务公司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除了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人才队伍建设也是亟待解决的。“如今技术和环境好了很多,但还没有被社会普遍认可,加之受新兴行业的影响,年轻人都不愿到印企工作,更谈不上‘干得好、留得住’。”

 

  一方面,高教印务公司细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从绩效考核上着手,将考核结果和绩效工资向关键岗位、承担责任大、作出贡献多的员工倾斜,保利润目标、保产品质量、保印装周期、保材料消耗、保设备完好、保安全生产。“六保”之下,高教印务公司员工的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递,激励亦层层连接。

 

  另一方面,高教印务公司注重对人才的管理和培养,根据实际情况并兼顾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冯书强介绍,高教印务公司按计划组织员工培训,通过部门交叉培训和业务及技术培训等,打造人才梯次化、业务专业化的员工队伍。同时以员工岗位技术培训为重点,引导鼓励员工深造学习,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每当打响教材印制“保卫战”时,高教印务公司都会迅速行动、明确分工,整个生产工作合理有序。“每天迎着星辰上班,伴着星光回家,是全体员工面对生产高峰期的真实写照。”冯书强说,正是有着这样一支坚强有力的员工队伍,全天候守在机器旁,用实际行动争分夺秒抢速度、全力以赴赶工期、千方百计促生产,才能推动高教印务公司持续发展。

 

  “未来我们还将努力提高人均产值。”冯书强说,高教印务公司将根据市场的发展,继续挺拔主业,调整业务结构,确保营业收入稳中有增。同时将坚持绿色印刷,并适时提高运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让高教印务公司发展成为绿色、数字、智能的现代印刷企业。

 

  老总谈

  在“红海”中辟新径

 

  目前教材印刷乃至出版物印刷市场仍是一片“红海”,资源有限、竞争激烈。根据今年1月到现在的情况分析来看,尤其是国家加强书号总量宏观调控后,出版物印刷市场并不乐观。

 

  关于出版物印刷企业的转型升级,我认为应该是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逐步从机械化、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的路径,以设备替代人工,降低工作强度,改善工作环境,从而实现减人、留人的目的。同时也将促进企业实现生产高效率、少用工的发展战略,让公司永葆活力。

 

  ——高教社(天津)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冯书强

 

  大事记

  1988年 前身高等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天津)成立

 

  1991年 正式投产

 

  2001年 通过ISO9002:1994国际质量标准管理体系认证

 

  2004年 开始使用ERP系统进行生产管理

 

  2008年 引进德国计算机直接制版机;

 

  进行ISO9001:2000国际质量标准管理体系认证的转版工作

 

  2009年 进行ISO9001:2008国际质量标准管理体系认证的转版工作

 

  2011年 通过绿色印刷认证

 

  2012年 转企改制并对ERP系统改造升级

 

  2015年 新车间投入使用

 

  2018年 印制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卷》一书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印刷复制奖提名奖

责任编辑: 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