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从胶印机进口飞涨,看背后的产业演变
2019-05-04 00:04:18  来源: 科印网

     最近,一组海关数据引起印刷人的极大关注:2018年1-10月,胶印机进口6.54亿美元,同比增长52.6%。其中的主力进口机型单张纸四色及四色以上胶印机(占胶印机进口额的95%),10个月的进口量直逼千台大关,已远远超过2017年全年780台的进口台数。

 

     胶印机进口飞涨,数据确实吗?实际上,胶印机的主力进口厂家只有德、日几大家,随后的深入了解,坐实了数据的真实性:日本小森,2018年半年财报已出(2018年4月1日-9月30日),2个季度大中华区销售额暴涨78.75%;德国海德堡的销售形势也非常之好,甚至超出他们自己年初的预判,很多客户在排队等货。

 

     这样的火热场面,似曾相识。2010年,胶印机进口曾有过57.65%的年度增幅,当年进口额突破10亿美金。但今日又非彼日,当年有4万亿的市场推力,当年印刷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达到21%;而今年1-10月规模以上印刷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只有5%,印刷市场长期走势稳中微升,这样的设备产能增幅,会不会引起新一轮的产能过剩,继而引发更恶化的市场竞争?

 

     实际上,在印刷业进入深度调整的今天,这已不是一道简答题。我们还是要深入分析,看看这些设备是谁在买?为什么买?

 

    以小森为例。小森热卖的两款机器,一是大幅面胶印机,去年11月刚进入中国,很多合版企业都在安装;一是双面印刷机,出版印刷企业和合版企业纷纷订货。快速、高效、自动化、省人工,提高单位时间产量,成为选机的新标准;而用户购机行为,也从锱铢必较、在意设备价格,到更关注每一印张的营运成本。

 

     由此看来,今日印企购机动机,不是为了消化新增业务,更多是为了更快速、更高效地满足客户需求,为了跑赢同行;是为了降低单位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在市场上求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小森方面也证实,75%购机是替代已有产能,不是为了满足新增产能。所以说,此轮进口胶印机热购潮,与其说引发了更严重的产能过剩,莫若说推进了更明显的产能升级。

 

     从胶印机进口飞涨这一现象,我们还可以深入解读背后的产业演变逻辑。

 

     其一,中国依然是容量巨大的市场,虽然增速下降,依然具有成长性,唱衰产业实不足取,是以局部视角遮蔽了整体发展。

 

    其二,印刷产业的去产能,不是在存量上做减法,而是在增量升级、存量盘整双线条上同步展开,呈现出更主动、更积极的去产能特征。以单张纸四色胶印机为例,今年前10月的平均进口价格已比去年提升了9.5%

 

    其三,国内印刷业的去产能大战,率先在商务印刷领域开打,而合版企业充当了急先锋。从全国来看,2018年审数字与2016年相比,两年时间,全国印企减少4400余家,减幅4.27%;而商务印刷企业是其中减幅最大的品类,减幅超过7%。随着物流价格下降、效率提升,未来一个大型生产中心覆盖周围300-500公里,20小时交货,在技术上已成为可能,这将对商业印刷市场形成更强力的洗牌。

 

    其四,市场结构调整,以比我们认为的更快速、更剧烈的方式上演着。前面所说全国印企两年减少4.27%,但在一些中心城市、印刷大省,减幅已超过10%,甚至接近20%。“技术+绿色”形成加速度,行业已全面进入深度调整期。

 

    其五,产能深度调整的总盘子,并不拘于国内,在更广阔的地域展开。无论如何,新购胶印机行为,会使已有胶印机回归产能总盘子中,上演一轮新机替代旧机,高性能机替代低性能机的盘整大戏。而在二手市场,替换下来的低自动化、低配置的机器,已开始流入国外技术洼地,向越南等东南亚市场销售。

 

    言而总之,今日的产业演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推进着,也以日新月异的变化,催促着印刷人的行动脚步。

 

责任编辑: 海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