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印刷论坛》正文
管理机器人的新职位
2018-05-31 08:12:13  来源: 数字印刷

未来学家马丁•福特(Martin Ford)在2009年写了一本书——《隧道之光》(The Lights in the Tunnel),该书指出自动化加速了未来技术和经济的发展,阐明了自动化的影响很大,将会导致结构性失业和结构性不平等。2015年马丁•福特又写了第二本书《机器人的崛起》(Rise of the Robots),强调机器人技术发展成熟将引起未来失业潮,其中提到20世纪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替代了未受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但是21世纪的机器人技术威胁的可是技术工作者的饭碗。马丁•福特认为新技术的发展与前几个世纪不同,新兴技术将无法创造太多新的工作岗位。同时他还推论极少的新兴产业会发展成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比如YouTube和Instagram这样拥有巨大估值和收入的科技公司都实现了“微小的劳动力”的经营模式。

2018年,我们在国内确实发现了书中描述的现象,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京东以及滴滴出行……这些独角兽公司,都以很少的人力发挥了巨大的估值吸引力和营业额。他们都是资源非常丰富的企业,有条件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也都分别投入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机器人的研发,利用这些新技术去弥补各行各业的无效益,成就他们在特定行业的竞争力,甚至可能颠覆传统行业的传统工艺。

新兴技术都朝着机器人帮人干活的方向发展,2005年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出版的《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揭露了美国许多公司将律师、放射科医师、软件工程师等工作外包给了发展中国家。事隔十年,这些外包的工作大部分被电脑取代 了,主要的技术突破来自于“机器学习”,机器从收集的数据中学习了专业人士的知识,例如律师调查相关案例,记者写天气、体育、股汇市等新闻稿,医师写X光报告……电脑已经学会的事情,电脑比人做得更好、更快、更便宜,而且不请假、也不会要求加薪。即使是100%依赖人(快递员)接单送货的大型快递公司,有的正在发展驻点机器人,要把包裹从办公大楼的大门口自动分送到各个楼层的客户手上;有的正在研发无人机送包裹,避开地面交通拥堵,飞过去完成快递任务。

看起来,机器人的崛起真的会抢走非技术人员的工作,连技术人员的饭碗也不一定保得住。利用机器工作的人赚钱更快,买不起机器人的人连工作都保不住。难怪马丁•福特担心机器人再发展下去,将会引发社会问题。

但是也有不同的观点提出,最近亚马逊的创办人兼执行长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因为公司股价持续飞涨,成为全球首富,更是打破了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Bill Gates)蝉联18年的最高个人财富记录。纽约时报指出,亚马逊最令人惊艳的地方在于持续增长的业绩下,人力需求还不停地增加,目前亚马逊就宣布,将在北美开设第二个总部,预计将增加5万个新的工作机会。和其他科技大厂相比,亚马逊的人力需求令人肃然起敬,在全球劳动力需求上,亚马逊提供的工作机会是微软的3倍,是脸书的18倍。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客户订单,亚马逊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台招聘机器。从亚马逊的角度来看,自动化与机器人并不是用来取代人力的,而是让员工的工作变得更省力,较不乏味,甚至还可大幅增加多方面的效率,让客户收到包裹的速度更快,满意度更高。

专家认为,如果亚马逊没有运用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一定没有办法维持现在的营运成本,也没有办法替顾客降低购物成本,人们收到货物的时间可能要更久,有些生意可能就会被其他竞争对手吸引过去了,例如:努力转型的沃尔玛。

机器人崛起改变各行各业不可避免,从个人生涯规划的角度来看,应该在同行还没有接纳新技术的时候,尽早参与机器人的导入,早期机器人需要学习专业知识,需要教育,这一阶段重要的是专业知识而不是软件。如果机器人可以替代你同事的工作,管理机器人或是教育机器人都是新兴的职位。

从企业来看,竞争离不开效益,未来比的是谁用的人少,所有的新技术全部朝相同的目标发展。趋势不可逆,个人或企业都无法反向而行。早一天迎接新技术,个人就有机会转型成为管理机器人的职务。印刷产业也一样,胶印厂、快印连锁店也一样。

责任编辑: 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