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印刷论坛》正文
印刷业与电商之间的关联是什么
2017-05-23 11:06:55  来源: 科印网

阿里巴巴淘宝企业负责人张瑞

未来的趋势

阿里集团将从三个层面,对接下来趋势进行阐述:

一、在去年年底的江苏商会十周年年会上,马云老师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讲话,他认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包括经济体之间会在五个方面,即新零售、新技术、新制造、新能源、新金融。在各个经济体里,构成这些经济体的企业也将会从这五个方面去寻找机会。大到整个世界或者说一个国家,甚至一个行业,都会从这五个方面去概括。与我们最直接相关的就是大家所讲的新零售、新制造和新能源。而阿里集团则更多的是围绕新零售的领域去做。

我们认为在新零售的领域里,直接提出零售的本质,即人、货、场。人,就是你的用户,用户的需求;货,是你用什么样的货物服务你的用户;场,是你要建立什么样的场景去触达你的消费者和你的用户。

这三个本质,从零售的第一天开始,就没有发生过任何改变。“新零售”的“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准。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精细化,包括对货物和商品需求精准度的提升。郑教授曾提出“精准是未来的船票”。

精,也叫做精确,就是对于人的个性化需求。个性化,即人所在的时间和空间,所有的场所和场景等,是精准经济的未来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准,就是准确,是基于数据的准确,强调快速性。所以,我们的业务未来都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并且对用户的需求和场景,进行不断的细化和挖掘。

另一方面是做到极致,对个性化的需求极致地挖掘,将消费者行为数据化。未来,我们将会对于用户的需求挖掘和需求体做得越来越精准。但是,可能会碰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当这种需求的挖掘和品位越来越精准的时候,对于我们的运作方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之前,线下我们去建立基于地理位置的消费者的接触场景,或者线上我们通过营销的方式来去建立消费者接触场景等方式会变得越来越低效。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另外一部分的升级。

基于我们的数据、产品和运营三者的结合,满足消费者越来越个性化的需求,满足越来越大的市场容量。通过产品追求规模的扩大,通过数据驱动业务的增长,通过运营提升用户、货品和场景的整合和创新,这是我们对于未来趋势的判断。一个是对整个经济体增长的判断,另一个是对于新零售未来趋势的判断。

印刷行业与电商这两者之间的关联是什么?

近几年,我们发现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希望通过个性化、差异化的方式,体现自身个性和自我的实现。目前,我们掌握的消费者行为数据、消费数据的完整度越来越高,数据挖掘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从而,我们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把控,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越来越精准。

在这样的因素推动下,在我们的平台上每天大概有5000万的用户在浏览和查找定制类商品。同时,在十个月前,我们统计大概有700多亿关于定制商品的成交额。我们可以看到有意思的一点是,每天5000万人来看,一年才产生700亿的成交额,这中间有很大的空间。

大家应该有这样一个概念,从用户的浏览到转化为有效成交,存在转换的比例。那中间的空间是在哪里?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消费者,他们是通过定制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目前看来,现阶段还是大规模生产商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方式会更加靠谱。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我们的定制商家和商品已基本覆盖淘宝上的一百多个一级行业,所有的行业都开始往定制的方向发展。从我们的业务角度来看,C2B是我们接下来重要的用户需求的满足形态,它是淘宝的非常重要的业务方向。

回到印刷C2B,这里所包含的B,即我刚才讲的已经覆盖了淘宝上一百多个一级行业。在印刷行业里,我们之前在做C2B定制业务的时候做了判断,就是我如果想要推动C2B在整个行业,包括电商领域进一步发展,我们一定要选择好切入点。我们选择印刷,包括图文定制,作为我们定制业务的切入点,是基于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们目前的市场空间非常大。据统计,2015年印刷市场份额大概是1.1万亿,年增长率达到15%;我们从平台上面看到的数据,几年的平均增长率是60%以上。所谓的电商化不仅只包括淘宝、阿里巴巴等,而是所有的电商我们都算在内,电商化的水平不到2%,而其他行业电商化水平大概是14~15%。可以看到这中间大概有七倍的差距。所以,我们认为对于这个市场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第二,在这个行业里,商家能够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满足用户需求的模式,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模式,营造C2B的市场。前段时间,我们走访行业里面很多领先的企业,我们看到他们的后端生产能力,以及他们客户服务的能力基本上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在市场进一步的去推进C2B定制业务的拓展。

第三,我们认为图文定制业务对于其他行业,包括服装、家具等行业的定制,是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我们通过图文定制去做前端的消费者定制,将这个消费概念普及,把定制作为未来满足自己消费需求的可选方式,或者说是补充的方式,未来成为主要方式。我认为是可以通过印刷和图文定制这个业务来推进的。

其实,在做定制业务之前,我跟我们同事了解到,淘宝在2011年就开始去做个性定制印刷业务,我们也看到,很多业内同行在这块业务上面做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如果我们做这块的话,最容易做的是基于外观的图文定制。

为什么做了这么多年,我们还会在业务的推进过程中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块业务怎么能够快速成长?过程当中走过哪些坑?其实这些问题,我在最开始介绍我们整体趋势的时候,跟大家做了一个分享就是个性定制的用户需求。个性定制用户需求的切分是非常细化的,细到每个人,细到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点,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定制需求。我们需要面对用户和可能用户,即所有人都是定制的用户。

用户场景应该怎样去建立?

我们需要去建立区别于之前那种大而粗的游览管道式的大平台,而是建立一种毛细管道般的用户场景。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在医院生小孩的时候,很多印照片、拍小孩照片的人就会上门,这就是一个毛细化的用户场景。三十岁左右,老婆生孩子,时间(生孩子的时间),地点(医院),这些因素组成了点,即一个用户场景。你在这个场景下去建立一个服务和用户之间的关联,这就是一个非常细分又具体的场景。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场景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场景,你需要去建立跟每一个用户之间的关联。

真正的关联的手段是什么?

就是我们所提到的数据和产品化。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跳进这个领域,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办法,去解决这些非常非常细的用户和场景之间的建立。我们的平台其实就是擅长做这件事情的。我们会从用户的年龄(生命阶段)、性别、爱好等等,建立内容和货品之间的一个场景对应,然后,对这些场景不断的进行更加精细化的挖掘,通过数据化和产品化的方式去对接。

总结下来应该是三点:

第一点,场景。说对于现在定制市场来说,从个人消费者来讲,场景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叫做基础型的个性需求,所谓的基础型个性需求,如大家所看到的照片书、相册等标准化定制商品,用户只需提供标准化的信息就可以解决。第二类叫做可引导化的产品,在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中,更多的体现在引导化需求的满足上。

我们设想一下,比如买衣服,或者说买一些其他标准化的商品,是否有一些创意类的内容,或者是你自己的形象等,能够与标准化的商品相结合,所以,我们有一个设想,在淘宝上大家所能够买到的所有产品,都能够与图文定制或者是印刷服务相结合,包括大家买的iPhone手机等,可以个性化定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场景挖掘,并且我们希望能够与合作伙伴一起做。我们希望平台与业内的生产商、服务商能够共同挖掘更多的用户场景,并不断地细化产品。

第二点,数据分析。这正是我们平台所擅长的。我们能够看到在平台上每天关注定制化产品的用户大概是5500万,单纯看印刷定制化产品的大概是2800万。我们会对这样的一个用户群体去进行各种各样维度细分,然后把这些细分用户开放给我们的商家,通过商家去了解用户群体的需要,考虑用什么样的场景与用户对接。

在对用户的挖掘中,我们不仅仅基于淘宝的站内数据,更多的是基于淘宝用户在站外的行为数据,综合分析用户的偏好和喜好是什么。然后,开放给我们的商家,这也是我们对商家的一个承诺。

第三点,产品支持。即我们对产品方面的一个支持。在产品方面,我们今年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我们前端的用户需求标准化表达,如在平台上建设自己的编辑器或者是H5这样的产品,从而能够直接通过平台与大家一起建设用户标准化表达。通过标准化的需求更好地对接到后端的规模化生产,使其运转得更快。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希望后端有一个供应链的组织,通过数据化和可视化的管理,能够把数据反馈到平台上,使消费者能够把握到它的需求正处在生产当中的哪个阶段,从而避免下订单之后到发货中间的 “黑色”状态。

这两个问题是我们今年四五月份重点解决的。在场景这部分,除了刚刚说的通过细化场景将产品与用户有效对接外,今年5月份和9月份我们将会举办两次淘宝平台“定制节”。前期,我们会数据化和规模化我们的用户,然后围绕从今年4月份到明年3月份整个财年,关于偏图文方面的定制营销计划,这也是我们今年的一个重点项目。

我们平常会做什么?我们想做什么?

我们通过与行业里面各种类型的商家合作,同时对自己平台的不断建设,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第一,电商的基础能力;第二,供应链的信息化;第三,供应链的弹性;第四,设计能力;第五,区域覆盖;第六,售后服务;打造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业务模式。

我们希望整个定制业务的重点是能够通过我们的平台提供电商的基础能力和售后保障、区域覆盖,而商家能够更好地为已有或将有的客户提供设计服务,并具备对接供应链的信息化和弹性等。

总结:人、货、场,即零售的本质。不管未来有什么样的方法,我们始终保持一贯的原则:人,平台上面我们肯定会去准备好;货,就是商品和服务,是在座的很多商家所擅长的部分;场,需要我们平台和在座的各位商家,包括业内各方面的人才。我们一起挖掘,进一步的细化场景,大家一起合作,共同推进我们印刷行业电商的更光明的未来!

问答环节

Q:场景切入、数据挖掘和生产标准化整合,这个没有问题。淘宝所擅长的事情,一个是场景的切入,另外一个是数据挖掘,这个是淘宝天然的、最大的优势。

那么我想问的问题是定制服务它的本质是什么,你的生意本质是什么?我认为定制服务的本质应该是人格化品牌的建立,那么它不是一种小批量的加工。对吗?它是人格的品牌的建立,那么在商业中有个最基本的原则是:如果品牌强势的时候,那么定价权在品牌;如果品牌不强势的时候,定价权在渠道。从这个角度来说,所有的场景和数据挖掘,形成了淘宝本能的优势延伸,即渠道的延伸。因为需求是你收集的,标准也是你产生的,你把需求设计成产品,最后做成标准,让这个生产企业去生产。这个就是我说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这种东西的来源是一种社交型的社区,而不是一个工具型的平台。淘宝更优秀的是让B端的做,因为是一个工具型平台。我觉得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的话,那么微信或者腾讯肯定不会放过,因为它们有天然的产生那种场景的存在谢谢!

A:很好的问题,虽然有点长,我尝试理解一下。在你的理解当中,淘宝是一个工具平台,所以这也是淘宝一直以来在努力的方向,淘宝不是一个货架。淘宝消费者说“万能的淘宝”,其实是说什么东西都可以去淘宝上买。但是,经过去年一年的业务推进,淘宝在内容化、社区化有一定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我们在移动端上,特别是移动端内容的引导,现在我们整体的流量已经占了相当大比重。我们始终不认为淘宝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特别是基于说用户的兴趣爱好,或者说他的社交需求。我们所关注的是什么呢?

第一,数据是否能够为我们一起用,当一个用户在淘宝上体现的更多是买什么东西,但喜欢的东西更多的是在站外看的,最后跑到淘宝上来买。这是目前我们看到最常见的情况。所以说这方面的数据我们是不是能够打通,集团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很大布局,包括文娱板块、社交平台、数据采集公司等布局。

第二,场景的挖掘。不应该是淘宝单独来去做这个产品挖掘。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照片书。三、四年前,这些印刷出来的一册一册的被叫做相册,后来这些比较偏民用的相册被叫做照片书,后来大家全部都用这种方式推广,做出这种产品去满足用户需求。长远挖掘产品外观不是淘宝挖掘的事,淘宝上面所有的场景其实都是商家挖掘的,而淘宝通过更大规模的营销方式把事情做得更大。淘宝不是在做后端的供应链整合,而是在做商家的赋能。所有的商家,基于在整个淘宝平台上面都是平等的,基础架构所有的产品所有的数据对这些用户都是开放的。而差异在哪里?差异其实是在用户,电商/基础能力、供应链信息化能力、售后/保障、供应链弹性、区域覆盖、设计能力。

 

责任编辑: 海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