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高粱的文明分量 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以“敬农重质”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5-08-07 15:24:59 来源: 新华网客户端

  八月的赤水河谷,千亩红缨子高粱如烈焰灼灼,沉甸穗浪在骄阳下翻涌鎏金。8月4日,贵州省仁怀市长岗镇茅坡村,一场以“丰收敬粮农 质量承千秋”为主题的乙巳年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活动在此启幕。

  2024年茅台首次启动“丰收季IP”。而今年,茅台得到了国家级平台的认可,把活动升级为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仁怀特色会场。镰刀割穗的簌簌声、粮仓前的肃穆吟诵、田间笑靥如花的粮农,共同绘就茅台“以农立本、以质铸魂”的产业生态画卷。

  躬耕之礼:千年农仪淬炼“敬农”温度

  在漫山红缨子高粱的映衬下,归仓仪式在当地的有机高粱基地庄严开启。

  仪式中,茅台人和粮农代表手持柏枝绕仓缓行,完成了澄境驱秽的熏仓传统,在袅袅青烟中寄托“仓洁纳嘉,福泽万年”的祈愿;随后以茅台酒敬天,感念“天赐玉露润粱魂”;再将饱满的高粱穗插入祭坛瓮罐,行“薪火相传,泽被千秋”的先贤礼敬。

  高粱归仓仪式可追溯至北宋大观年间,是农民在高粱入仓时开展的祈福仪式,承载对丰收的感恩和对储存安全的祈愿。伴随着高粱成为仁怀酱香酒的主要原料并大规模种植,该仪式成为展现仁怀特色农业发展、民俗文化繁荣的重要活动。

  颗粒归仓,既是“仓廪实而知礼节”最朴实的表达,也是对粮农辛勤耕耘的敬意,更是对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这场融合祭祀、诗歌与民俗的仪式,体现了茅台对自然的敬畏,也展现了其对全国850万红缨子种植农户的礼赞。

  当三位粮农将高粱倒入仓中,茅台工匠手将仓盖盖上,代表着归仓仪式礼成。此刻,赤水河谷回荡的不仅是丰年欢歌,更是一个民族企业对土地、质量与传承的永恒致敬。

  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活动对在红缨子高粱种植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粮农进行了表彰。王满凭借让六百亩荒地变粮仓、带动30多位乡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事迹,荣获2025年度“红缨之星”;夏应昌、冯弟进等16位粮农获评“匠心粱农”,他们用汗水与坚守诠释了对土地的热爱。

  科技之力:种子革命镌刻“重质”基因

  丰收盛景背后,一场关乎品质的“种子革命”正悄然生根。

  红缨子高粱凭着独特品质,成为茅台酒“品质芯片”。为培育出稳定性好、抗病强的红缨子品种,茅台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苦苦寻觅良种。1999 年寻得一株优良牛尾砣,历经科研人员精心培育,最终育出著名的红缨子系列品种。

  本次活动现场,茅台正式发布红缨子“519”第七代高粱种:生育期缩短至118天,抗倒伏性显著增强,亩产提升至367.55公斤。

红缨子“519”高粱品种发布

  同时也揭晓了品质密码:支链淀粉含量达99.00%,单宁含量精准降至1.37%——这两项决定茅台酒风味与醇厚度的核心指标,诠释着“一粒红粮定酒魂”的质量哲学。

  茅台人通过科研育种,将“种子芯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20多年来,茅台在高粱育种方面持续发力,近三年科研经费投入累计超过1500万元,只为给粮农提供更优质的红缨子高粱种子,给茅友提供始终如一的质量保证。2024年,红缨子高粱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和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十大典型开发案例。

  科技赋能让“种子芯片”成为乡村振兴密钥。粮农杨仕芳种植红缨子订单高粱已有七八年之久。2022年至2023年,当地创建高粱示范基地,他响应科学种植技术带头实施地膜覆盖种植,并推动周边种植户共同采用。他坦言:“茅台与我们唇齿相依,未来,希望茅台的发展越来越好,我们粮农的日子才会更有盼头。”

  全面护航更让“种子芯片”惠及农户。茅台在高粱种子、有机肥等物资及生物制剂、绿肥种子、农业政策性保险等资金方面予以粮农扶持,累计投入已超18亿元。此外,自2002年以来茅台不断提升高粱收购价,从2元/公斤增长至现在的11.2元/公斤,每年带动20余万农户增收致富。

  茅台所在仁怀市,有丰富的选种、育种、留种农耕体系。发展至今,形成“高粱种植—高粱食品—酿酒加工—秸秆、酒糟还田”循环农业模式。在种植红缨子高粱同时,以茅台酒文化为依托,将传统农耕、物种资源、高粱文化融入旅游,走出了“粮—酒—旅”融合的路子,助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

  红缨子高粱是茅台酒厂里每一瓶酒的起点,更是茅台品质的关键点。从实验室育种到田间管理,茅台以科技赋能将“质量承千秋”的誓言写入每一粒红缨子高粱,筑牢品质生命线。

  共生之道:产业反哺铸就乡村振兴的“中国范式”

  “红缨市集”展板前,一组组数据见证农企共荣:

  通过“政府+茅台+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红缨子高粱全国种植超3000万亩,带动农户850万人次,增收100亿元以上;

  累计18亿元资金注入种子研发、有机肥与技术扶持,让农田成为“茅台第一车间”……

  活动通过“耕·赞丰歌”农耕技艺展、“红·脉溯源”高粱时间旅程、“匠·承玖章”茅台精神图谱三大展区,将土地馈赠、匠人匠心与乡村振兴深度交融。

  茅台集团总经理王莉表示,一粒红粮是茅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通过一粒种子作为纽带,凝聚政府、企业、农户等相关方力量,一起守护这粒种子的全生命周期,一起努力为消费者、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这种造血式助农实践,已构成茅台ESG的中国样本:专项资金保障基地建设,高溢价订单保障粮农收益,让农田成为“永不撤离的车间”。

  业内人士表示,茅台红缨子丰收季IP的深层价值,在于将农耕文明的精神内核转化为现代产业语言。它用一场归仓礼唤醒对自然的敬畏,用一粒良种诠释科技兴农的担当,更用一份“溢价订单”重塑城乡互哺的伦理。

  记者感觉到,粮农们手中的这粒红缨子高粱,流转着两种“中国基因”:既是“敬农”的温度,表达了茅台让农民从“生产者”成为“丰收叙事的主角”;也是“重质”的刻度,丈量出大国酿造对品质的无限追求。

  当夜幕低垂,田野舞台上的丰收节晚会舞影与星辉交织,茅台以一场贯通古今的丰收盛典向世界宣告:对土地的虔诚、对粮农的敬重、对质量的极致追求,正是民族品牌穿越周期、酿造永恒的根基。

  这种“以质为锚、以农为根”的发展哲学,正是中国乡村产业振兴亟需的基因样本!

 

 

 

[责任编辑: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