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药业集团工匠系列:王竞——把经历都变成阅历

2020-08-11 18:17:12 来源: 新华财经

 

2013年,27岁的王竞从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专业博士毕业。在择业的选择上,作为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成为王竞的首选。风景如画的厂区、轻松宜居的小城,快节奏的工作,慢节奏的生活,王竞渐渐地喜欢上这种氛围,决定在这里扎根。

从普通科员到质管部长,王竞一直在QA(质量保证)轮转,无论是质量奖荣誉申报、一致性评价,还是欧盟、TGA注册项目,全新的领域带给王竞不一样的经历。

2015年7月,王竞从集团总经办轮值回到质量管理部,加入申奖办公室,负责质量奖申报材料的收集、汇总、撰写工作。要从各部门递交的庞杂材料中提炼一万多字的精华,王竞不禁叹了一声“难”。而那段时间刚好是妻子的预产期,王竞天天公司医院两头跑,晚上加班到深夜熄了办公室的灯,就驱车赶到医院照看孕晚期的妻子。完成了质量奖申报工作,王竞甚至没时间好好陪伴刚出生的孩子,一刻也不停歇地开启了全球卓越绩效奖的申报之路。

“很辛苦,但值得。”在新西兰领取全球卓越绩效奖的那一刻,获奖的激动交织着初为人父的喜悦,王竞不经感慨。申奖过程通过系统评价公司战略制定、组织协调、资源应用的方方面面,及时改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进集团质量荣誉申报工作的经历,也让王竞对整个集团的大质量有了更宏观的了解。

“要往前看,了解法规前沿的发展,更要脚踏实地,沉入基层一线。”王竞说。质量管理在很多人眼中是悬浮在空中的,它更像一种无形的框架,但很多时候也要看看脚下的路,填平坑坑洼洼,解决实际的问题。

2019年8月,王竞踏上了职业生涯的另一条路——到生产领域轮岗。

轮岗,是扬子江药业锻炼、培养人才的特色方式之一。在质量管理体系内,王竞更多关注的是最核心的生产质量,到了生产上,他才发现以往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局限,实际要兼顾内容太多,比如成本控制、人员管理、计划管理等,都要做好统筹工作。

“每个车间都有它共性与个性的问题,作为负责人,我不能回避。”从固体制剂3号车间,到冻干粉针剂2号车间,初来乍到的王竞放下“监管者”的身份,扛起“执行人”的责任,迎难而上。

车间冻干粉针剂挂壁问题容易误导消费者质疑产品质量,并且一直没有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是每年都在攻关,但一直没有取得明显成效的“顽疾”。王竞回顾了过去的攻关记录,发现工程师们主要是从硬件着手,调整针头、灌装速度、下料位置等,隔靴搔痒,没有找到真正的根源。在此基础上,他挑选车间核心人员组建了一支团队,借鉴原先协助解决其他产品误剔的经验,制定了一套攻关方案。

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要找到突破点,王竞带领团队查阅资料、咨询供应商,先摸清楚了灌装的核心参数。搞懂原理后,针对细节的问题,一点一点解决,经过近两个月的摸索和小试,逐步把每批药液挂壁产生的灯检剔废由原本的5%降低至0.7%,达到预期成效。

“这不是终点,我们的目标是没有剔废。”王竞一直没有停下探索的步伐,他准备带领团队向更高的目标进发。

像这样把经历都变成阅历,沉下心来,学习沉淀,不浪费每一次机会,是王竞的人生信条之一,他也很乐意把这样的成长经验分享给同事。回望走过的7年,王竞庆幸当初选择了扬子江,在这里,他接触到国际认证项目、国内外质量荣誉申报工作。有志者事竟成,他坚信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他时刻准备着下次的飞跃。(唐毓敏)

 

 

 

 

 

[责任编辑: 四海 ]
010090090090000000000000011100001392703361